部落格

牙齒不整竟與鼻子過敏息息相關!上顎快速擴弓可同時改善鼻塞與牙齒空間不足
✋Hi,我是 DR. EMMA 蔡宜均醫師!台灣位處亞熱帶,氣候潮濕、悶熱,且空氣汙染嚴重,帶來的是台灣人罹患過敏性鼻炎比例居全球之冠!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約有 50% - 75% 的學齡兒童有過敏性鼻炎。雖說過敏體質與遺傳有關,但是環境因素才是造成過敏人數日漸增多的最大元兇。常見的過敏性鼻炎症狀有:打噴嚏、流鼻水或鼻塞。 但家長不知道的是,長期鼻子過敏對正在發育中的孩子健康危害影響相當深遠,除會導致一連串齒顎生長與臉型發育的惡性循環,如小下巴(下顎發育不良)、缺乏蘋果肌(中臉凹陷)、牙弓狹窄、鼻道狹窄與鼻中隔彎曲、牙齒凌亂、暴牙、深咬、彎腰駝背等;這樣狀況還會導致上呼吸道窄小,成年後不僅容易打呼,還可能變成睡眠呼吸中止症,開啟許多老年時慢性病的風險。 內容標題 牙齒不整齊與鼻子過敏有什麼直接關聯呢? 口呼吸該如何解決呢? 實際案例 牙齒不整齊與鼻子過敏有什麼關聯呢? 鼻子過敏導致小朋友無法用鼻子好好地呼吸,便會被迫改用嘴巴呼吸,雖然鼻子過敏並不會直接的影響牙齒排列,但使用口呼吸時,舌頭的位置就不會維持頂著上顎的自然位置(下圖虛線);而為了打開口腔氣道,舌頭變得會往下往後(如下圖紅色箭頭),這導致正在發育中的上顎骨缺少了舌頭的支撐力量而變得發育不良,並引發一連串畸形發展: 牙弓變狹窄→牙齒空間不足變得擁擠凌亂→前牙突出變暴牙。 牙弓變狹窄→上顎弓上拱→鼻腔通道變窄→惡性循環開始。 由於白努利原理,空氣流過狹窄的鼻道時速度會加快、壓力變大,導致鼻黏膜容易腫脹,又使得鼻呼吸的流量變少。鼻子在呼吸不到足夠的空氣情況下,更加重了兒童不自覺地對口呼吸的依賴。 口呼吸該如何解決呢? 如果孩子年紀還小時已發現鼻子過敏,可以及早預防並且避免過敏原的刺激。下列提供一些平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規律地清洗床單、被單、地墊,並且需要讓陽光曝曬。 避免家中使用太厚的地毯及窗簾,或是毛茸茸的玩具。 避免將陳舊的報紙、鞋子及衣服堆積在家中。 避免養狗、貓等容易掉毛的寵物,更不能讓寵物跑到床上。 避免在家裡抽菸或是噴香水…等會刺激鼻腔的動作。 時常使用除塵蟎吸塵器打掃家中環境,並定期更換濾心。 若是早期診斷出過敏性鼻炎,則需搭配藥物治療,例如:口服藥物,鼻噴劑,以及抗生素,和鼻沖洗液。 若是小朋友已經養成用嘴巴呼吸的習慣,則需盡早就診治療。 對於上顎牙弓窄小的患者,使用上顎快速擴張器,是非常有效的方式。雖然上顎擴張的過程會較為不舒服,但在年幼時介入治療,可以有效的將上顎骨均勻撐開,讓鼻腔通道加大,改善鼻塞及口呼吸(嘴巴呼吸)的症狀。 另外,目前隱適美的牙套結合了「牙弓擴張」的設計,以較為緩和的方式去讓牙弓慢慢撐開,雖然牙弓擴張的幅度有限,對於輕度牙弓窄小、怕痛的患者是非常理想的治療方案喔! 實際案例 就讀國三的王同學,從小有著鼻子過敏的困擾,常常嘴巴開開地呼吸,媽媽嘗試讓他改過來,但是因為長期習慣鼻子塞住的緣故,小朋友也無法正常運用鼻子呼吸。雖然先前已至耳鼻喉科就診,但因長期口呼吸的關係,臉型已造成改變:下巴變得短小,上唇前突,牙弓也變得狹長,牙齒看起來也看起來暴暴的。 這個Case是典型的「安格氏II級異常咬合1類」 (上顎前凸,牙齒往前暴)。對於這類型的病患,通常會使用上顎快速擴張裝置。但是隱適美隱形牙套目前也有上顎擴張的效果,尤其是對於學齡階段的小朋友效果更為顯著。 因此治療計畫採用隱適美的「擴弓設計」,以及下顎前導裝置。經過一年的努力,王同學的上顎擴張到理想的程度,下巴也漸漸地長出來,改善了口呼吸的習慣。牙齒及臉型也獲得了調整。小朋友本身也變得更有自信,歡喜迎接嶄新的高中生生涯。 因此,趕快把握矯正黃金期,讓孩子提早綻放開朗笑容!! 矯正前: 矯正後: 延伸閱讀: 何時是兒童牙齒矯正的最佳時機? 你知道口呼吸會影響孩子臉型發育與一生健康嗎?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過動症?脾氣差、打呼? MRC 口腔肌功能訓練是牙齒矯正嗎? 【醫學證實】孩童睡眠呼吸中止造成神經認知退化與行為問題 "內文為專業醫師經驗談,因各人口腔狀況不同,成效因人而異,若有問題請跟從專業醫師評估指引" Last Updated: 2022-03-28 加入 DR.EMMA 蔡宜均醫師粉絲團,追蹤限時動態

傳統植牙太辛苦?台大第一名牙醫師推薦 All On 4 舒眠牙醫-丰采美學牙醫診所
數位牙醫科技的『魯拉帕魯薩效應』 魯拉帕路薩效應(Lollapalooza effect)是指本來無關的不同組成要素加在一起時,發生互相強化、相互促進與正向反饋,最終產生驚人的總效益。這樣的效應正在發生:多種成熟的醫療科技結合在一起後產生巨大效應,而這效應也為當代缺牙患者帶來福音。 看牙的過程是艱苦、費時、也是恐懼的,使得許多人即使牙齒壞了多年,仍對牙科診所望之卻步,甚至聽信網路謠言說日本禁止植牙,實際上日本歯科医師会還介紹植牙須知。雖然自然的牙齒永遠比義齒好,在日本當時的厚生省及日本歯科医師会也提倡「8020運動」為目標,但如果多年不解決牙齒問題,幾乎所有人只會面臨「被拔牙」的命運。那有沒有快速、不會痛又可以一次解決滿口爛牙的方案呢? 好消息是,有!現代的科技進步快速,發展超過二十年的 All-on-4 術式結合了電腦斷層導引、無痛舒眠麻醉與自體血液生長因子等科技,不需傳統補骨,傷口小又恢復快,不用漫長等待,只要到牙科門診休眠,而我們的復仇者聯盟(集合口腔外科、假牙贗復與麻醉專科等醫師),不論條件多糟糕,當日即可完成全口重建任務。真的有這種事?!看看影片和關於 All on 4 有趣的故事吧! 擁有一口好牙對於重視生活品質的現代人越來越重要! 缺牙不是一個問題,是一連串問題 缺牙造成的影響不止是咀嚼功能喪失或外表不美觀,甚至會產生嚴重自卑心理和自我價值抹滅。現代人壽命增長,喪失咀嚼功能除了失去部分生活樂趣外,還有發生噎到的危險。由於噎到致死的臨床病例不斷出現,是威脅老年人生命的一大隱憂。更重要是影響消化器官,造成腸胃道的問題。 正常人吃飯時食物須先經過牙齒咀嚼磨碎,過程刺激腸胃充份分泌各種消化液,這個機制對食物完全的消化與吸收至關重要。咀嚼可以使食物與唾液均勻充分混和,食物進到胃裡也比較容易消化,減輕了腸胃道的負擔,然而缺牙的人喪失了牙齒咀嚼研磨功能,因此這些工作就成了腸胃道的工作,但腸胃道並非用於對食物的切碎與研磨,久而久之,消化道就會搞壞,還會連帶產生腸胃等疾病。 嚴重缺牙患者的解決方案有: 全口或部分活動假牙 活動假牙是個有數百年歷史的舊科技,二百多年前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口內便戴了象牙做的全口活動假牙。因為他的活動假牙很鬆,常在嘴巴裡動來動去也會不小心在說話時掉出來,所以他幾乎都不太笑。從喬治・華盛頓的畫像中可以看出來他的嘴巴裡似乎塞了個東西且下臉型凹陷。除了容易鬆脫和外觀不佳之外,活動假牙還有許多缺點:包括咬合力量弱、容易摩擦口腔粘膜產生潰瘍、長期壓迫牙床導致牙床萎縮、口腔異味、細菌孳生、吃東西食之無味等。活動假牙唯一的優點大概是製作費用較低。 傳統植牙 植牙歷史可從 1952 年說起,當時瑞典國王的骨科醫生Per-Ingvar·Brånemark 教授,在實驗室中偶然發現,骨細胞可以在鈦金屬表面附著且長得很好,他把這一現象稱為『骨整合』(Osseointegration)。到1978年,Brånemark 教授在醫學文獻上發表了人類第一個成功植牙案例,也被後人尊稱為「現代植牙之父」。但對於全口缺牙數過多的患者來說,做傳統植牙時一個顎骨至少需要植入 8 到 10 顆以上的人工牙根,若植牙區的骨頭條件不佳,往往還須在植牙前歷經多次的補骨、補肉手術,接著等上 6 至 8 個月骨頭生長好後再開始植牙,而植牙後最少還需要 3 至 6 個月等待植體骨整合才能開始做假牙。 整個傳統植牙的療程非常漫長,從補骨、補肉、植牙、植體完成骨整合、開始做假牙到有牙齒能夠正常飲食,往往需要一至兩年以上的時間,確實是一個相當辛苦的植牙過程,而且這麼長的時間內較難給患者裝戴臨時假牙。 舒眠牙醫植牙 全名為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標靶麻醉系統),又稱 TCI 舒眠麻醉,採用標把控制輸液幫浦精準按照每位患者的體質需求,給予最適當的藥物劑量,像是進入淺眠般無痛的手術。目前運用於導引式微創植牙、All on 4 全口重建植牙等。 一日全口重建植牙推薦 All on 4 「All on 4 一日全口重建」是個發展近30年的成熟植牙技術,並有大量醫學文獻證明其長期成功性。這個聰明、簡單而可靠的概念也是「魯拉帕魯薩效應」的例子,這個概念最早從1993年由 Dr. Paulo Malo 發展至今,已經變成牙科醫療創新的經典案例,也是植牙醫師推薦。 「All on 4 一日全口重建」概念的出現,一開始是希望能解決臨床上遇到的無解問題:嚴重顎面骨缺損無法植牙的狀況,來幫助這些長期缺牙無法咀嚼的可憐患者。嚴重顎骨缺損的患者因為齒槽骨幾乎都已經萎縮不復存在,因此無法用傳統全口植牙方式來重建,甚至連做活動假牙都有問題。 植牙牙醫推薦 All on 4 全口植牙概念,只使用 4 - 6 顆植體並採對稱性植入頜面外骨樑(extra-maxillary bone),例如顴骨(zygomatic bone),這些區域的骨頭都是口腔頜面最堅硬強壯的骨樑,因此植牙可以得到極佳的初期穩定度(primary stability),並可立即裝上全口固定式假牙。 All-on-4 的假牙設計上也有巧思,它採用建築斜張橋的力學原理將咬合力分散。這幾個本來不相干的特點疊加起來就產生了驚人的技術突破:不用補骨手術,也不用傳統植牙所需癒合期,只需一次手術即可重建全口外觀與咀嚼功能。這項重大突破,造福了很多長期配戴活動假牙及嚴重缺牙患者,最後都使用 All on 4 全口重建成功獲得新生。 雖然眾多牙醫推薦 All on 4 全口快速植牙,但 All on 4 價格有高有低(植體及義齒材質、醫師技術及器材設備),但比傳統全口植牙療程時間快,回診數少,不需補骨的植牙最佳選擇。 圖片來源:Dr. Paulo Malo All on 4 優點有? 快速全口重建(只需一次手術) 適用骨質條件極差患者 立即有牙齒(臨時固定假牙) 不用補骨或做上顎竇增高術 *結合 TCI 舒眠麻醉減少疼痛、淺眠無恐懼 *搭配 L-PRF 自體生長因子,傷口快速恢復 All on 4 缺點是? 單顆植牙 NO 口腔健康及清潔要維持 手術都可能有風險、後遺症或副作用 適合做 ALL ON 4 的狀況: 多顆缺牙且剩餘牙齒狀況不佳 長期配戴全口活動假牙者 牙床嚴重萎縮無法植牙者 受到重大的創傷,失去大部分牙齒的患者 不適合做 ALL-ON-4 的狀況 不適合主要為生理、病理狀態或藥物導致無法手術的狀況: 不穩定的心臟病 若半年內置換過心臟瓣膜或放支架等心臟相關疾病,建議需要等到狀況穩定後再進行。 缺乏控制的糖尿病 這樣複雜的身體代謝性疾病會引起全身性病變,而在口腔方面也會造成高蛀牙率與牙周病。糖尿病患者術後傷口癒合通常較慢,增加感染的機率。如果能經由飲食、胰島素或其他方式來控制糖尿病,經醫師評估方可進行植牙。 服用治療骨質疏鬆藥物(福善美) 此類含有雙磷酸鹽的藥物作用機轉是藉由抑制蝕骨細胞功能來達到減緩骨質流失;然而當骨骼有傷口時,如拔牙、人工植牙,一旦蝕骨細胞受到抑制,造骨細胞修補骨骼的工作也會受到阻礙,植牙就不會產生骨整合。 懷孕 麻藥、X光、藥物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胎兒生長的狀況,因此不建議在懷孕期間進行。 癌症 許多癌症治療對於患者免疫機制和造血功能都有重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正在接受化療或放射線治療患者,並不適合植牙。口腔區域(顎骨)若有放射線治療會導致供應該處的血管因而受損,導致局部血流供應減少,因此當顎骨本身或表面黏膜有任何傷口或感染時,由於組織癒合變慢,且抵抗力大為降低,細菌極易繁殖,繼而轉變成細菌性骨髓炎。 抽菸 抽菸不是不能植牙,但抽菸對植牙長期健康卻有不良的影響。研究證實,香菸中的尼古丁成分會造成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牙齦周圍血液循環變差,進而影響牙周組織的自我修復能力,因此吸煙者植體周圍的骨頭流失會較嚴重,也會增加植體周圍炎的機率,導致最後植體搖動脫落。 此外,長期與重度吸菸者是植牙手術失敗的高危險群(一般人的 2 至 3 倍),即便手術成功但仍有長期的植體周圍炎風險,臨床上患者很少瞭解抽菸是很不適合植牙的。建議尋求戒菸門診進行戒菸治療,並謹慎觀察手術後的復原狀況。 All-on-4 材質有哪些選擇? 植體是鈦金屬製成,擁有絕佳的生物相容性,當人工植體植入後當日即可裝上固定式臨時假牙,4 至 6 個月後傷口癒合再更換正式假牙。All on 4 正式假牙的材質又分為: 壓克力樹脂牙+鈦金屬支架 假牙使用高密度塑鋼牙,咬力強大者不適用,長期使用可能有磨耗或斷裂問題產生。 一體成型氧化鋯假牙與支架 氧化鋯硬度強,不易斷裂相當耐用且好清潔。 高仿真獨立全瓷冠+氧化鋯支架 除了具備氧化鋯硬度強硬與耐用性之外,無論顏色及形態都逼真的如同真牙,牙冠價格較高。 All on 4 過程步驟是什麼? 術前評估與諮詢 初次就診需要做口腔檢查、基本資料收集(包括疾病史和X光片)並和牙醫師討論從不同治療選項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符合期望跟預算的治療方式。 收集資料擬定個人治療計畫 在確定選擇 All on 4 一日全口植牙時,接下來將收集更進一步的資料,拍攝口內外照片、電腦斷層掃描及數位口腔掃描,準備開始設計完整的治療計劃(包括數位微笑設計、贗復及手術計劃)。 電腦斷層導引微創定位 在電腦上完成虛擬的數位手術計劃後,準備著手將計畫予以實現。數位手術計畫可以用 3D 列印機列印出手術導板,透過此導板可讓醫師在手術時精準地把植體植入對的位置,準確完成手術計劃。 All on 4 手術及臨時假牙裝戴 結合 TCI 舒眠麻醉與電腦斷層導引手術,所有過程都在一次完成。舒眠無痛、拔牙、植入牙植體、裝戴固定式臨時假牙,一日內完成全口重建手術。 All on 4 術後須知 一定要按時服藥,舌頭不要隨意碰觸傷口。48 小時內冰敷,敷 20 分鐘休息 10 分鐘,若 48 小時後還有腫脹,請改用熱敷。術後 2 ~ 3 天會有明顯腫脹,之後會慢慢消腫,不用太緊張。 術後追蹤傷口 隔日回診確認傷口,檢查術後的情況,包括癒合的狀況、組織的顏色,以及縫線是否牢固,傷口有無滲血、口腔清潔、術後照護等情形,若無大礙將於 1 至 2 週後拆線。 術後 1 個月:口腔清潔教育與假牙咬合調整 手術後一旦腫脹消退,便可正常地清潔牙齒,並教導衛教資訊,如使用沖牙機及特殊牙刷達到有效的清潔。 術後 2 個月:檢查口腔清潔衛生與咬合調整 如清潔狀況良好且咬合也沒有問題,即可返家追蹤。 術後 4 到 6 個月:正式假牙取模及製作 經過 4 至 6 個月觀察,一旦確認植體及咬合沒有問題,即可更換正式假牙,未來要持續清潔乾淨並定期檢查追蹤。 All on 4 壽命到底可以用多久? All on 4 壽命可超過 10 年以上,臨床實證研究顯示(為期 10 到 18 年),All on 4 牙橋的長期存活率為 98.8%。但植牙壽命和許多因素有關,包括植牙材質與設計、醫師手術定位、假牙製作品質、抽煙,以及最重要的口腔清潔與個人健康狀況息息相關。 人工植牙本身不會蛀牙,但若牙周照護不好,反覆感染發炎,仍然有機會染上植體周圍炎的問題,嚴重可能導致骨頭吸收、甚至整個人工植牙鬆動等。只要定期回診並維持口腔清潔,就能確保植體耐久穩固。 All-on-4 植牙保險有理賠嗎?健保給付呢? 健保是完全不支付植牙費用。在商業保險中,不論是醫療險或意外險,若承保前植牙已有就醫紀錄,這部分將會以既往症不賠辦理。且在大多數的保單示範條款,都會把義齒除外,或用融通方式在限額內理賠(給付標準與理賠範圍由保單契約認定)。牙齒也有專屬的保險(包括植牙),可相對保費很高。詳情可撥打各保險公司客服詢問。 若能申請保險理賠,常見的證明為正本診斷證明書、收據正本與 X 光片,其他文件則以承保公司為準,辦理申請理賠。 All on 4 費用可以報稅嗎? 財政部國稅局表示:個人以美容為目的的植牙、齒列矯正與鑲牙等支出,因非屬醫療性質,則不可列報扣除。但若民眾因治療牙病,醫療所需的植牙、鑲牙、假牙及齒列矯正的醫療費用支出,確為醫療所需才能列報扣除。 All on 4 全口速定植牙費用可分期嗎? 因為是當日完成手術,首次需支付 6 - 8 成費用,待回診裝戴正式假牙時,再給付剩餘款項。 老人補助裝置假牙計畫可申請嗎? 衛福部及各縣市政府雖然有編列預算補助一般及中低收入老人裝置假牙計畫,但不包含全口速定植牙費用。 延伸閱讀: 台北大安植牙推薦,All on 4 舒眠牙醫 2021植牙費用大破解!價格分析 如何報稅、分期及保險理賠 最先進植牙流程是什樣?2021年植牙過程分享 植牙掉下來?牙醫師告訴你失敗的原因! "內文為專業醫師經驗談,因各人口腔狀況不同,成效因人而異,若有問題請跟從專業醫師評估指引"

【植牙完全就醫指南】關於植牙你需要知道的所有問題-丰采美學牙醫診所
缺牙不是⼀個問題,⽽是⼀連串問題! 隨著社會高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口腔與咀嚼功能的維持也日益重要!牙齒是消化系統的一部分,若喪失牙齒功能將會影響到食物營養的消化與吸收,對健康影響不可小覷! 某種程度來說牙齒算一種消耗品,長期或不當的使用都會導致嚴重的磨耗、斷裂,若沒有妥善處理,牙齒可能面臨無法保留「被拔牙」的命運。現今臨床上對於缺牙狀況有植牙、一般固定式假牙及活動假牙可以選擇,若考量各種耐用性及優缺點,目前缺牙重建的首選是以植牙為優先,因為不需要破壞健康牙齒、咬合力比活動假牙強、後續的保養與照顧也較方便。然而有句話說植牙植得好,一輩子沒煩惱。而植牙植不好,不僅後續問題甚多,常常還需付出更多的時間及兩三倍的治療成本,甚至造成難以彌補的醫療傷害。 雖然現今植牙知識、醫療設備、醫師的技術相當進步,植牙也是成熟度極高的牙科重建選項,但一般民眾仍對植牙充滿許多問號。有鑒於網路文章許多缺乏資訊正確性,或常由小編代筆缺乏專業內容,因此這本【人工植牙完全就醫指南】關於植牙你需要知道的所有問題,是由台大第一名醫馬院長親自編寫,能一次讓你獲得所有植牙問題的解答! 不論你是準備要做、正在做或已經做完植牙手術,這本書的內容都能對你有幫助: 什麼是植牙? 植牙的歷史 植牙材質是什麼做的? 為什麼要做植牙? 缺牙造成的影響 植牙有什什麼好處? 我適合接受植牙嗎? 植牙有什麼缺點? 植牙可以用多久? 植牙⼿術有什麼風險? 植牙的費⽤ 植牙的廠牌與選擇 電腦斷層導引植牙的流程 植牙多久可以好? 我需要補骨嗎? 延伸閱讀: 10 個 All on 4 全口重建前一定要知道的事實 傳統植牙太辛苦?台大第一名牙醫師推薦 All On 4 舒眠牙醫 2021植牙費用大破解!價格分析 如何報稅、分期及保險理賠 植體周圍炎是導致長期植牙失敗的主因 "內文為專業醫師經驗談,因各人口腔狀況不同,成效因人而異,若有問題請跟從專業醫師評估指引" Last Updated: 按下名片加入 FB 追蹤動態

牙醫師,可以不要磨牙做牙套嗎?數位瓷牙貼片:先進的微創BPR修復選項-丰采美學牙醫診所
數位全瓷貼面:先進的微創前牙修復選項 大多數人對牙醫診所的刻板印象是牙醫總是跟你說要做「牙套」,而要做「牙套」就要把牙齒磨得小小的。你知道牙齒磨得愈小,抽神經的機會就愈高,牙齒的壽命就愈短嗎?現代醫學材料已相當進步,很多需要做「牙套」的狀況,現在都可以用更先進的技術解決。 Q:醫師,我的牙齒很黃又亂亂的,以前補牙的地方開始變色了而且好像又有蛀牙了...... Q:醫師,我開始覺得我的門牙似乎越磨越短,像老鼠牙ㄧ樣...... Q:醫師,我好像很多牙齒都開始有問題了,愈來愈敏感,最近都不太能吃東西了...... Q:醫師,我快60歲了不想做矯正,有沒有方法可以讓我的牙齒看起來不要這麼恐怖...... Q:醫師,我的門牙有抽過神經,最近變得愈來愈灰暗了,可是我不想做牙套...... 全瓷貼面:一種BPR全瓷黏著式修復體 牙醫在做「牙套」時需要將牙齒修掉70%以上,而瓷貼面只需要修30%。 近年來由於材料科學的快速進步,瓷貼面或BPR類修復體的強度已經可以做到幾乎和人類琺瑯質近似,因此也有『人工琺瑯質』的稱呼。『人工琺瑯質』現在可以應用的範圍也愈來愈廣,幾乎傳統假牙都是它的應用範圍,包括根管治療後的牙齒、斷裂的牙齒、變色的牙齒、磨損的牙齒...... 也有些患者本身沒有意願跟時間做矯正,但希望能夠改善受損的琺瑯質和外觀,那麼有沒有矯正之外的快速選項呢?事實上,如果牙齒只有輕微亂,但有很多蛀牙或是黃板牙(四環黴素牙)的話,瓷貼面其實是一個非常適合的選項。 許多人提到牙齒貼面就直接聯想到某種醫學美容項目,如果你也這麼認為的話那可就大錯特錯了!牙齒貼面其實是一個相對微創的牙科修復選項,目前厚度可以做到僅有0.3-0.5mm!它的發展來自於二十一世紀初的醫學材料科學創新與突破,瓷貼面和BPR其實已經開始造成臨床牙科醫療革命!瓷貼片為牙科贗復患者帶來了福音,尤其是現代人壓力很大,牙齒往往成為長期慢性壓力下的受害者,讓我們先來看看麥特的故事吧! 做瓷牙貼面只是為了要漂亮嗎?當然不是! 【麥特的故事:在丰采美學牙醫,我們轉變患者的人生】 什麼是瓷貼面(Porcelain Veneers)? 瓷貼面是一片薄薄的(0.3-0.5mm)強化複合陶瓷材料的牙齒色外殼,採黏著方式覆蓋在前牙美觀區的齒表面。可以用於修復蛀牙、改善齒色與外觀。高仿真的瓷貼面是採電腦輔助設計製造並在顯微鏡下手工訂製的,可以用於改變原本牙齒的顏色、形狀、大小、長度跟角度。 牙齒貼面的材質選擇 牙齒貼面有兩種材質,複合樹脂貼面與瓷貼面。瓷貼面比樹脂貼面要耐用的多,不易沾上污漬,美觀性也較佳,而且陶瓷的透光材料特性可以做出近似琺瑯質般的高仿真度,因此是做牙齒貼面的首選,不過相對來說瓷貼面的價錢也比樹脂貼面高很多。 瓷貼面適合用於哪些狀況? 根管治療後的牙齒 牙齒顏色太黃(黃板牙) 四環黴素牙 門牙斷裂或磨耗 牙齦萎縮想關閉縫隙 齒列輕微地凌亂不整 牙齒的型態不佳 門牙琺瑯質磨損 牙齒發育異常(小丁牙) 建立微笑曲線改善笑容 瓷貼面的優點 高仿真度逼真自然 陶瓷是生物材料,周圍牙齦不易萎縮或發炎 瓷貼片表面極光滑不易沾污漬 可以遮蓋牙齒原本顏色 瓷貼片很薄(0.3-0.5mm)可以微創地減少牙齒被修磨量 瓷貼片硬度和琺瑯質近似(但仍無法用於磨牙患者) 瓷貼面的缺點 夜間磨牙(bruxism)和咬牙(clenching)的人不建議做貼片,因磨牙會導致貼片破裂 即使瓷貼片硬度和琺瑯質近似,也不建議咬太硬的東西,例如骨頭或堅果 瓷貼片破裂無法修補,必須重做 瓷貼片價格較高 瓷貼片是屬於不可逆的過程,仍須微創的備牙 瓷貼面可以用多久? 現在的瓷貼面的材料已經非常耐用且堅硬,臨床研究瓷貼面的壽命最少超過15年,這不表示到了15年就必須換掉,如果沒問題的話是不需要做任何處理繼續使用的。瓷貼面可以使用多久跟許多因素都有關,包括最重要的口腔清潔、是否不當使用(例如拿牙齒開罐頭、咬硬物、撞擊外傷等)以及夜間磨牙或習慣性緊咬牙關。貼面是陶瓷材料不會蛀,但貼面只有覆蓋在牙齒前面,若口腔衛生不佳仍會導致自己的牙齒蛀掉。而不當地使用,不管是有意識或無意識(磨牙或咬牙)都可能導致貼面磨耗甚至破裂。這樣的狀況雖然不常見,但仍需要在術前與醫師溝通評估自己是否適合做貼片,正常使用狀況下貼片其實是很耐用的。 事實上,瓷貼面可是病患滿意度極高的項目喲!不少本來因為牙齒不好看而不敢開口大笑的患者,在做完貼片後,一開始還會不好意思開口笑(因為太漂亮的緣故)牙齒變得白皙又整齊,讓周遭朋友都羨慕也能有這樣魅力十足的笑容! DSD 數位微笑設計+瓷牙貼片 「DSD數位微笑設計」是近年非常夯的技術,可以讓牙醫師和患者在還沒有開始進行任何療程之間就可以預先看到最終完成的樣子。在沒有這樣的工具之前,牙醫師只能憑空想像最後患者做起來大概是什麼樣子,也沒有辦法就最終效果在術前跟患者做太多的溝通。「DSD數位微笑設計」不僅是一個有效的溝通工具,也是醫師在制定治療計劃時的強大工具,可以使醫師的作品達到完美的境界。就跟建築或室內設計一樣,如果在施工前工程師沒有事先完整規劃好完整藍圖,也沒有跟客戶溝通好就開始動工,蓋起來的房子恐怕會很恐怖,也會產生很多問題。 我們診所的標準流程是在進行療程前,醫師會先收集許多資料,包括口內外照片、X光片、數位口腔掃描。資料收集完後,我們會根據患者本身的期望、臉型分析、唇形分析來做微笑曲線與全口的咬合設計分析,並透過DSD數位微笑設計的電腦模擬來和患者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醫師可以了解這樣的設計是否符合患者的預期並作出修改,這樣的流程不僅可以減少最終修修改改的狀況,也可以得到最令人滿意的效果。 數位電腦比色與色蠟齒模 貼面顏色的選擇是製作過程中最關鍵的步驟之一,因為顏色好不好看是所有患者最在意的部分。有趣的是,幾乎每個患者都會說:「我要做最自然的顏色」。但實際上,臨床上所謂的自然齒色和患者心中認定的自然齒色其實是有很大的落差喔!牙齒的顏色不易透過肉眼比對,因為牙齒是由許多不同顏色組成,而且表面會反光的琺瑯質層和底下的牙本質層的顏色又不一樣,唯有透過有配備牙科比色專用 Polar Eye 偏光鏡的數位單眼相機,醫師才可能專業地記錄下患者真實的牙齒顏色,並能夠在電腦上進行精確的比色驗證流程。牙齒比色照片要先經牙科專用灰卡校準白平衡後,才可以在Photoshop中進行數位電腦比色。燒瓷技師在製作貼面前會先依據電腦校準後患者牙齒的真實顏色來建立一模一樣顏色的色蠟齒模,然後根據色蠟齒模的牙齒底色燒瓷製作貼面後,再一次重新進行電腦比色。這樣繁瑣的工序是因為瓷貼面非常薄,患者牙齒的底色通常都很深,會透出影響貼面的顏色,所以如果不考量患者牙齒的底色就直接進行貼面製作,必然難以得到患者所想要的最終顏色。數位比色流程是世界上頂尖牙醫診所的基本工作流程。 牙齒貼面的費用 真正高水準製作的瓷貼面可以做到非常薄(0.3-0.5mm),因此製作上的難度非常高,這麼薄還要做到超美觀又耐用需要牙醫師與燒瓷技師具備頂尖技術與經驗。仿間有診所標榜便宜或快速的一日完成貼片,為了能夠縮減製作時間以及成本,這樣的貼片多使用診所內低階的桌上型雙軸車削機來製作。桌上型雙軸車削機本來主要是用於做臨時假牙,因為它唯一優點就只有快。而靠雙軸車削機來快速生產低廉的瓷貼片,其缺點就是犧牲掉其他所有瓷貼片該有的要求:超薄透光性、型態自然度跟密合度(雙軸車削機只有兩軸鑽針基本上無法車出正式假牙所要求的高精密度)。通常這類快車機做的貼片看起來顏色會比較死白,型態也難以做到極為自然仿真,當然長期耐用性也是個問號。使用桌上型車削機製作瓷貼面的診所收費也並不便宜,大約一顆25,000元。(前面提到的樹脂貼面收費約一顆15,000元,但缺點是只能用五年左右,因此主要是當臨時性貼面。) 對美學及品質要求的醫師在製作瓷貼面的流程則通常複雜得多,包括需要做數位微笑曲線設計、顯微鏡備牙、電腦輔助設計再加上巧匠之手做手工燒瓷等。製作這樣宛如藝術品的瓷貼面需要極高的技術並且相當耗工,因此收費上也高許多,這樣等級的瓷貼面目前一顆的收費大約在35,000-50,000之間。俗話說得好,『一分價錢一分貨』,聰明消費者要衡量看看了。 延伸閱讀: 以為只要好好刷牙,牙齒就不會壞?磨牙是牙齒的無聲殺手 牙醫師,可以不要把牙齒磨小做牙套嗎?BPR微創後牙修復選項 你還在做不密合的『假』牙嗎?高透多層次『全瓷冠』超硬耐磨強化陶瓷,極度自然仿真牙齦不變黑 給患者的小建議: 要做出高水準的瓷貼面其實非常不容易,牙醫師本身對於美感的認知、臨床技術、對細節的重視、患者的配合以及與頂尖燒瓷技師的合作無間等,皆會影響到最終的成果。牙醫師必須抱著製作藝術品般的執著以及幫助我們的英雄寫他的人生故事的心情才能達到這樣的完美境界!有趣的是,許多人以為瓷貼面是女生才會做的東西,但其實我們的男性患者做瓷貼面的比例大約佔了半數。很多人到了五、六十歲時開始發現自己的琺瑯質磨損掉了、齒列也歪了,因此在經過我們醫師仔細評估跟建議後,幾乎都會採用瓷貼面及BPR這類微創修復技術來修復琺瑯質、重建良好的咬合以及年輕的外觀。歐盟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牙齒磨耗與伴隨而來的咬合不良問題,近年已經取代蛀牙和牙周病成為先進國家四、五年級生的主要牙科問題,而瓷貼面及BPR這類人工琺瑯質正是重建口腔健康與美觀最理想的材料。 BPR微創修復 #陶瓷修復 #全瓷修復 #美學修復 #陶瓷美學 #牙齒美學 #全瓷冠 #馬永昌醫師 #丰采美學牙醫診所 #瓷牙貼片

頭痛、臉頰痛找不到原因?可能是顳顎關節症候群!-丰采美學牙醫診所
顳顎關節問題在 ptt 或 dcard 上網友熱烈討論著,但到底甚麼是顳顎關節症候群?打哈欠時耳朵痛或臉頰痛會是顳顎關節炎嗎?顳顎關節科在台北有嗎?由馬永昌醫師來一一為大家說明。 顳顎關節症候群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 大部分顳顎關節症候群(TMD)疼痛都不是顳顎關節(TMJ)的疼痛。 大部分疼痛來自於不良咬合干擾導致的咀嚼肌疼痛。 —美國咬合學顳顎關節權威 Dr. Peter Dawson 顳顎關節症候群(TMD)是什麼? 圖:牙齒、顳顎關節及咀嚼肌三者間運作不順會導致顳顎咬合系統出問題 (來源:The Dawson Academy Blog) 顳顎關節症候群(或紊亂症)泛指「顳顎咬合系統」(包括牙齒、顳顎關節及咀嚼肌),因疾病、變形或功能紊亂所引起的功能或結構上的障礙。顳顎咬合系統的正常運作仰賴系統中三個部分(牙齒、顳顎關節及咀嚼肌)的協調地運作,任何一個部分岀問題都會影響到其他部分,甚至連帶造成其他部分的變形及破壞。 顳顎關節症候群的臨床症狀有很多不同的表現,其中頭痛、臉頰痛和打哈欠嘴巴張不開是常見求診的原因。 嘴巴卡卡、太陽穴痛、臉頰痛、顳顎關節聲音怎麼辦? 如果你某天早晨醒來突然發現嘴巴卡卡打不開、一側的臉頰疼痛僵硬、太陽穴附近或後腦感到陣陣頭痛、張嘴時顳顎關節喀喀響等症狀可能令你感到震驚,您可能罹患的是『顳顎關節症候群(紊亂症)(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 TMD)』。 TMD其實是很常見的問題,根據統計,有超過1/6的人有這樣的問題,只是平常沒有症狀而不自知,而且女性的發生率遠高於男性。這類疾病與許多病症的症狀非常相似,從三叉神經痛、偏頭痛、牙髓神經痛、牙齒裂,或者晚上磨牙都有可能出現類似的症狀,因此需要做分辨並排除其他問題後才能確認是TMD。 顳顎關節症候群(TMD)的症狀有哪些? 張嘴時,顳顎關節會有聲音 耳道前方、臉頰或下顎會痛 頭痛(太陽穴痛) 覺得耳朵內嗡嗡作響 咬東西時無法咬 覺得咬合改變 嘴巴卡卡不太順 覺得視力改變 頭頸部肌肉很僵硬 文獻參考:Masticatory Muscle Pain and Disorders 為什麼會臉頰痛或頭痛? 咀嚼系統是個精密的機械系統,由牙齒、咀嚼肌與顳顎關節三個部分組成,就像任何精密的機械系統,只要其中任何一個零件的運作不良都會連帶影響其他部分運作不順暢而出現失序,最後導致整個系統的功能紊亂。 95%以上顳顎關節症候群(TMD)造成的疼痛(最常見的是太陽穴附近的頭痛或單側臉頰痛)其實並不是顳顎關節(TMJ)的痛,而是牙齒咬合不良或咬合干擾所引起的「咀嚼肌」疼痛。 來源:Temporomandibular joint 咀嚼肌群主要有四條:顳肌(temporalis)、咬肌(masseter)、翼內肌(medial pterygoid)、翼外肌(lateral pterygoid)。根據解剖位置不同,如果是顳肌發炎就會感覺像是太陽穴附近的頭痛,如果是其他的肌群就會感覺像是臉頰痛。 如果是「顳顎關節痛」或發炎,則會感覺好像是耳道前方卡卡的或腫腫的,通常這個關節的發炎是一個慢性耗損的過程而不會很痛,然而有時如果顳顎關節中的軟骨盤磨損或嚴重變形造成關節運動卡住時,這時候可能會覺得該處很痛。 導致顳顎關節症候群的原因 有顳顎關節症候群(TMD)問題的人口比例其實相當高,大約有六成的人有罹患TMD卻因為沒有表面症狀而不自知。TMD發病時的疼痛相當難受,有的患者甚至長期處於痛不欲生的情況只能每天靠止痛藥來緩解,到最後可能連藥物都會失效。 許多TMD患者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發病的時候去看診,醫師就開立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讓患者回去吃(即使臨床研究已經證明肌肉鬆弛劑沒有太大效果卻有很多副作用)。另外有些患者被告知要做咬合板,然而咬合板有非常多種類,需定期回診調整及追蹤,否則不合適的咬合板,錯誤的使用不僅毫無效果,甚至會加劇問題及後遺症。 顳顎關節症候群是相當複雜的多因性疾病,相關連的因素包括: 牙齒或頜骨受損 齒列不正 夜間磨牙(bruxsim)或緊咬牙關(clenching) 長期不良的頭頸姿勢 慢性壓力 原發性顳顎關節炎 顳顎關節症候群的類型 顳顎關節症候群的成因雖然是多因性的,但並不表示醫師就不用探究原因只做症狀緩解。臨床上要真正能夠幫助患者,最重要一步是牙醫師對TMD的類型做出基本的鑑別診斷: 大部分的顳顎關節症候群所引起的疼痛都不是顳顎關節(TMJ)的疼痛,而是咀嚼肌疼痛,稱為『咬合肌肉障礙(OMD)』。建立這樣的認知後才能針對病因找出解決方法。TMD可以分為四類,第一到第三類其實是TMD疾病逐漸惡化的進程,從一開始只有肌肉症狀到後來開始演變成關節問題。 第一類 咬合肌肉障礙(無合併顳顎關節內障礙) 第二類 咬合肌肉障礙合併可逆的關節內障礙 第三類 咬合肌肉障礙合併不可逆的關節內障礙 第四類 原發性的顳顎關節內障礙 最常見的第一類或第二類TMD是屬於咬合肌肉障礙 OMD(是否有合併關節內軟組織變型來區分爲第一、二類。),OMD肇因於之前提到的不良咬合所導致的咀嚼肌疼痛。 第一、二類TMD的患者通常去除掉不良咬合或咬合干擾的問題後,肌肉疼痛或頭痛便可以得到緩解。這個階段時關節內的破壞與變形都還是可逆的(身體可以自行修復)。 第三類TMD是OMD合併不可逆的關節內障礙。由於長期咬合不良或咬合干擾未能夠解決,因此關節內軟骨盤(intracapsular disk)及下顎骨髁頭(condyle)開始發生變型、移位或磨損。 這樣的變化已經開始漸漸不可逆,被破壞的顳顎關節結構(包括軟骨盤位移或穿孔,以及下顎骨髁頭表面的皮質骨磨損變形)自體的組織細胞會嘗試去修復,顳顎關節會開始變成使用『適應性中心姿勢(adapted centric posture)』的代償機制來維持關節運動的功能,如果這個適應性中心姿勢及變形的軟硬組織可以適應的話,那麼第三類TMD依然可以靠改善不良咬合來得到緩解。 其他等發生於顳顎關節內的障礙如果是原發性的(例如風濕性關節炎),或與咬合肌肉無關的關節問題則歸類為第四類。顳顎關節症候群的治療需依據不同的疾病進程分類,而有不同處置方式。 什麼時候需要去看醫師? 大多時候顳顎關節症候群(紊亂)所引起的疼痛都是暫時性的而且通常會自己好。然而如果疼痛持續超過3-6個月或者感覺張口開始出現困難,這時候應該要尋求專業醫師的意見。依據症狀與問題的不同,醫師會採取不同的治療策略,通常會從比較容易達到效果且對患者最有利的方式進行。侵入式的手術通常是最後不得已的手段,如果非侵入式的治療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就不會考慮到手術。 顳顎關節問題看哪科呢? 不論是牙齒、咀嚼肌與顳顎關節任一環節出問題,都是屬於咀嚼系統的問題,因此這個疾病事實上是屬於牙科的範疇。然而由於TMD是個複雜的多因性疾病,因此需要特別受過專業訓練的牙醫師來診療這類疾病。 顳顎關節症候群治療 顳顎關節的臨床檢查 病史詢問(History Taking) 咀嚼肌與非咀嚼肌觸診(Palpation) 受力測試(Load Test) 張口度(Range of motion) 都卜勒分析(Doppler Analysis) 顳顎關節攝影(TMJ Imaging) 肌肉去程式化( Deprogramming) T-Scan 電腦咬合分析 咬合干擾(Occlusal Interference)檢查 最先牙醫師需要判斷症狀和疼痛是否和顳顎關節症候群有關,再進行病史的詢問以及肌肉和關節的觸診。如果懷疑症狀很像是顳顎關節症候群方面的問題,接下來會分別做顳顎關節、咀嚼肌以及牙齒三方面的鑑別診斷: 通常利用受力測試(Load Test)、張口度與下顎運動路徑測試(Range of motion)、都卜勒分析(Doppler Analysis)以及顳顎關節攝影(TMJ Imaging)來檢查顳顎關節(TMJ)是否健康; 由於大部分的疼痛是咬合肌肉障礙(OMD)所引起的疼痛,因此分辨咬合肌肉障礙引起的疼痛與顳顎關節疼痛是最根本的,因為後續治療方式完全不同。 如果顳顎關節的受力測試、都卜勒分析、顳顎關節攝影顯示關節都是正常的,而患者卻有咬合干擾以及肌肉觸診疼痛的話,那麼問題就明顯跟顳顎關節無關,而是咬合肌肉障礙(OMD)。 咬合肌肉障礙(OMD)的治療方式 OMD是TMD中最常見的類型,治療方式就是改正造成咬合肌肉障礙的成因,也就是不良咬合或咬合干擾,當這些不良的原因被去除後,不適症狀就會得到緩解。每個咬合肌肉障礙都有不同的原因,常用的咬合治療方式包括: 咬合板治療(Occlusal splint) 咬合贗復重建(Occlusal restoration) 電腦咬合分析輔助顳顎關節治療 (Disclusion Time Reduction Therapy) 齒顎矯正(Orthodontics) 正顎手術(Orthognathic surgery) 文獻參考:Disclusion time reduction therapy in treating occluso-muscular pains 怎麼知道自己顳顎關節是否健康? 以下的『顳顎關節健康自我評量表』可以用來做自我檢測看是否有顳顎關節症候群,如果回答有七項以上為『是』的話,那麼極有可能是罹患顳顎關節症候群的高風險族群。 代表自己咀嚼系統(牙齒、顳顎關節以及咀嚼肌群)可能正處於逐漸惡化的破壞性疾病進程中,即使目前並沒有疼痛,仍建議應積極尋求有臨床顳顎關節經驗的牙醫師追蹤。 是否常常覺得頭痛? 常常覺得頭頸部肌肉很緊繃? 晚上睡覺是否會磨牙? 是否習慣性緊咬牙關? 有沒有摔倒撞到下巴過? 牙齒有沒有斷裂過? 張口時左右顳顎關節有卡卡聲響? 張口時會不會痛或耳朵痛? 張口時下巴是否會卡住? 有沒有覺得牙齒磨得愈來愈小? 有沒有覺得咬合跟以前不太一樣? 吃東西時會不會覺得很難咬碎食物? 顳顎關節症候群之自我照護: 避免吃硬而脆、有韌性耐嚼的食物(比如口香糖),更不要大口大口地咬。 保持心情放鬆,學習舒壓技巧,舒緩且改善頭、頸部肌肉的疼痛。 避免下顎劇烈運動(張口不宜過大或長時間),可降低關節及肌肉拉傷的發生。 養成正確姿勢,盡量避免捲曲姿勢或側睡等習慣。 利用咬合板來輔助緩解緊咬牙或磨牙所造成的肌肉緊張。 附錄:顳顎關節專有名詞解釋 咬合肌肉障礙(Occlusal-muscle Disorder) 咬合肌肉障礙(OMD)泛指顎面區域的肌肉疼痛或功能障礙,最常見就醫的原因便是頭痛、臉頰痛或無法張口。人體的頭頸部有許許多多的肌肉,正所謂牽一髮動全身,OMD的問題也會牽連到其他頭頸肌肉僵硬或酸痛。 例如:太陽穴附近的頭痛常跟顳肌(Temporalis muscle)有關;頸肩酸痛僵硬可能跟枕骨到後背的斜方肌(Trapezius muscle)、胸鎖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以及舌骨下肌群(Hyoid muscles)都有相關,這些也都是OMD的症狀。 國字臉或短下巴的人常伴隨有「咬肌肥大(masseter hypertorphy」的特徵。具有這些症狀的人多是咬合肌肉障礙(OMD)的高危險群。 前面提過,OMD肇因於「不良咬合」或「咬合干擾」所引起的咀嚼肌群過度活躍(hyperactivated)且不協調的運動。長期的肌群過度活躍和運動不協調便造成肌肉疼痛、痠痛或僵硬的表現。 文獻參考:Neuromuscular dentistry: Occlusal diseases and posture 什麼是不良咬合(malocclusion)? 『不良咬合(malocclusion)』是指兩個牙弓在下頜閉合時彼此靠近時的錯位或不正確的關係。該術語由現代矯正之父愛德華安格爾 ( Edward Angle )提出。 導致咬合不正的原因有三個,分別是骨骼因素,肌肉因素和牙齒因素。 骨骼因素:上顎和下顎的大小,形狀和相對位置。 這些變異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引起的。 一些環境因素包括咀嚼肌,口呼吸和頭部姿勢。 肌肉因素:圍繞牙齒的肌肉的形式和功能,例如嘴唇,臉頰和舌頭 牙齒因素:牙齒與頜骨對應大小關係 某些口腔習慣,例如吃手指,也可能導致咬合不良。 什麼是咬合干擾(occlusal interference)? 咬合干擾是指任何干擾或阻礙下頜和諧運動的牙齒接觸,通常發生於後牙區。造成這樣不理想的牙齒接觸原因有很多,包括不良的咬合(例如開咬或深咬),或是咬合功能紊亂(parafunction)都可能造成咬合干擾。 圖片:Institute of Dentistry Aberdeen University 延伸閱讀: 擺脫咬合板!電腦咬合分析輔助顳顎關節症候群治療 戽斗、小下巴、臉歪可以純矯正不做正顎手術嗎? 牙套價格大比較!不同種類牙套的牙齒矯正費用看過來 "內文為專業醫師經驗談,因各人口腔狀況不同,成效因人而異,若有問題請跟從專業醫師評估指引" Last Updated: 2022-6-20 按下名片加入 FB 追蹤動態

拔智齒臉會變小嗎?-丰采美學牙醫診所
許多人都聽說過拔智齒後臉變小了或臉變尖了,真的有這種一箭雙鵰的好事嗎?讓我們來探討一下: Q:為什麼智齒長不出來? Q:拔智齒倒底會不會影響臉型呢? Q:智齒倒底該不該拔呢? Q:什麼情況下需要將智齒拔除呢? Q:智齒不拔有什麼風險嗎? Q:幾歲拔智齒比較適當? 為什麼智齒長不出來? 史丹佛大學著名的人類演化學家Paul Erlich博士研究過數千個人類頭顱,他驚奇地發現三、四百年的人類幾乎沒有智齒長不出來的狀況,也沒有齒列不整的問題。他發現現代人的食物過於精緻化,不再需要太多咀嚼動作來咬碎研磨食物,在缺乏強壯肌肉力量的引導下,人類顎骨的發育愈來愈不良,導致我們的口腔跟牙弓在這數百年間一直不斷在縮小(我們長得愈來愈像外星人😅)。 這個問題直接導致了齒列萌發時缺乏足夠空間而造成齒列不整與智齒無法順利長出。由於智齒是最晚長出來的牙齒(正常人智齒在18-22歲間會長出),等到智齒要萌發時早已沒有空間可以用,因此現代人的智齒幾乎都是東倒西歪地卡在顎骨中長不出來。 拔智齒會影響臉型嗎? 牙齒是面部結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牙齒被拔掉後,牙齒周圍的齒槽骨及軟組織,主要包括齒槽骨和牙齦,會發生重塑及吸收的狀況。智齒也是上下頷面的一部分結構,因此當智齒被移除後,同樣會在智齒周圍發生齒槽骨及軟組織的重塑與吸收。如果重塑的過程夠明顯,這樣的過程確實可能造成臉型的變化。 然而並不是每個患者拔牙後都會經歷明顯的面部形狀變化,因此在拔智齒前要判斷是否會產生面部變化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每個人拔牙後的殘留脊骨的吸收程度都不同。如果拔的是單側的智齒,顏面的部分可能會凹陷從而導致不對稱也是有可能的情況。 拔牙會引發一連串長期的組織重塑過程,軟硬組織的吸收會隨著時間而不斷進展,因而引起的面部變化也會隨著時間而發生。一般來講,面部的變化最快發生在拔牙後的第一年內。 智齒若無法順利萌發也未在年輕時移除常常會造成許多嚴重的問題,最常見的狀況是過了四十歲以後若智齒仍未拔除,幾乎一定會產生嚴重的齲齒與牙周病並導致前面的鄰居第二大臼齒也跟著報銷。 什麼情況下需要將智齒拔除呢? 許多人成長過程中都受過長智齒時的疼痛,那到底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將智齒拔除呢? 來看看以下案例。 案例一 曉晴的智齒長得還算正,所以一直沒有拔除。但是左右兩邊上方的兩顆,因為清潔不乾淨,大約半年多就會輪流發炎一次。原本她不以為意,只要去醫生那上上藥,順便洗牙就可以好了。可是卻在一次發炎中,讓她嚐到許久未見類似牙疼的滋味,那次的牙齦發炎真的好痛!已經看了兩位醫生,也吃了醫生開的消腫止痛藥,但經過三至四天的時間還是腫脹的很痛!曉晴打算等發炎好轉後,就找時間前往牙醫診所把智齒拔掉,以絕後患。 案例二 另一位患者阿成,左下一顆智齒萌發位置不正導致傾斜。因為長歪了,推擠到前面的牙齒,造成牙齒易位,排列變的不整齊甚至影響到了咬合,在清潔方面也增加了困難度,使牙齒蛀牙、牙周發炎。為了以防日後更大的問題,所以安排了醫師將智齒拔除並作牙齒矯正。 以上曉晴和阿成,都是一定要將智齒拔除的案例。另外,如果牙科照X光發現智齒有「阻生」的情形,也應盡早拔除,否則一旦免疫力下降、身體不適時,阻生智齒就會腫脹、疼痛。如果放任不管,除了影響日常生活也會影響健康喔。 智齒不拔有什麼風險嗎? 智齒周圍不易清潔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 智齒是最靠近喉嚨的牙齒,刷牙時容易忽略,甚至因智齒太接近喉嚨,當牙刷一靠近時就會產生嘔吐感。倘若智齒清不乾淨造成牙齦發炎,甚至嚴重發炎釀蜂窩性組織炎,這時必須先以抗生素治療一週後,才能進行智齒拔除手術。蜂窩性組織炎很危險,如果細菌侵略到喉嚨會阻塞呼吸道,很有可能會危及到生命。 過了四十歲以後可能導致鄰牙蛀掉或牙周病 如果過了四十歲以後若智齒仍未拔除,而智齒又卡在前面的牙齒上的話幾乎一定沒有辦法清潔乾淨,會產生嚴重的蛀牙與牙周病,並導致前面的鄰居第二大臼齒也跟著報銷。 幾歲拔智齒比較適當? 若要考慮移除智齒,最好的時間點是18-22歲時,因為這時候智齒的牙根尚未發育完全,比較容易拔除,拔完也比較不會腫痛。然而過了30、40歲後,一旦因智齒的因素導致牙周發炎、腫脹、蜂窩性組織炎或牙髓炎等嚴重症狀,這時候才想要拔牙可就很麻煩了。因為智齒的牙根已生長完全,有時會長在下顎齒槽骨神經上,一旦移除可能會導致感覺神經麻痺。而隨著年紀增長,智齒周圍的骨骼也會變得更緊密與礦物質化,使得牙齒脆化、多孔、易斷裂,會增加手術的困難度,術後也會又腫又痛。 長智齒的確是一件令人苦惱的事,但是如果被醫師評估智齒需被拔掉,還是要勇敢去面對它,才會有健康的口腔喔! 大部分人其實都沒有完整的牙齒保健的觀念,想要牙齒健康即使天天刷牙也是沒有用的!趕快來下載牙齒保健檢查表,看看有沒有你完全不知道的保護牙齒小撇步喔!

顏值爆表之終極牙齒美白計畫:數位瓷牙貼片+微笑曲線設計-丰采美學牙醫診所
完美笑容有方程式嗎? 美麗的定義很主觀,俗話說: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在維基百科上有對『美』的解釋是:Beauty is a characteristic of an animal, idea, object, person or place that provides a perceptual experience of pleasure or satisfaction. 大意是說,『美』是視覺上會讓人類感受到愉快或滿足的事物。自然界的美麗生物體,例如鸚鵡螺或花朵,都存在所謂的美學方程式,這些美麗的生物體形狀具有數學上特定的比例,這便是十二世紀的義大利數學家Leonardo Bonacci發現的費波那契數列 (Fibonacci numbers) ,這個數字也被認為是上帝造物背後的密碼。 現代牙醫同樣藉由分析那些我們認為迷人笑容的各種唇齒角度與比例,我們也找到了『完美笑容』的方程式。『完美笑容』背後也具有特定的數學比例,從每顆牙齒大小,長寬比例,曲線排列,顏色和形狀都會影響你的笑容有多殺😘。 齒列美學與顏值 你知道嗎?齒列不整的影響不只是單純好不好看的問題,根據一項英國統計調查,齒列不整也會影響到包括社交、求職、所得與擇偶的結果。齒列美學概念包含了牙齒的長度、形態、齒色、形狀、牙齒表面特性、門牙中線對齊以及牙齒在嘴唇框架內的位置等,這些細微的齒列特徵能否與您的臉型及氣質符合都直接影響您的笑容與顏值,甚至別人對你的印象。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初次與人面對面交談時,人對人的『第一印象』幾乎在幾秒之內便由潛意識所形成。雖然聖經叫我們不要論斷他人,然而這個幾秒之內的潛意識自動評斷機制幾乎立即決定了別人是否喜歡你或打算繼續跟你進行社交的關鍵。在這幾秒之內,人的視線流動方向會自然由臉部中間位置開始,再向左右觀看。如果臉上有某些令人感到不和諧的形狀、比例或顏色,例如牙齒中線歪了、門牙的形態不對稱、比例不協調、牙齒很黃、暴牙等,其實會讓人不自主停留主視線在這些地方,那麼留下來的『第一印象』,恐怕不會太好。 齒列位置與嘴唇框架 人在笑的時候,各種臉部肌肉會共同帶動臉部表情以及『嘴唇框架』的運動,我們所有的情感面就是這些肌肉的共同表現。嘴唇是一個「動態」的畫框,而牙齒排列在嘴唇框架的位置,會影響露出的牙齒長度和牙齦比例,這兩個因素再加上『微笑曲線』便會決定笑容是否有「魅力」。具有「魅力」的笑容這三者具有特定的排列,這也是『數位微笑設計』的原理。 完美笑容的要素 構成笑容有三個要素:(1)牙齒(2)嘴唇框架(3)牙齦。這三要素的顏色、比例、形狀、角度、排列與彼此相對位置是否與臉部特徵與個人氣質和諧決定了您的笑容是否有魅力與氣質。 微笑曲線 上排八顆牙齒(包括門牙、側門牙、犬齒與小臼齒)切緣連線與下嘴唇內緣弧度構成的曲線(即微笑曲線)是否和諧,是我們認為『完美笑容』的重要因素。此外,笑的時候,上顎八顆牙齒露出的部分約佔滿整個嘴唇框架的90%範圍;而牙齦部分只會露出一點點的齒間乳突,且牙齦線與齒間乳突間的連線是對稱且與上唇弧度和諧。 牙齒顏色 牙齒顏色幾乎是影響『完美笑容』最關鍵的因素。牙齒最外層的琺瑯質是半透明無色,因此主要決定牙齒顏色的是裡面的黃色的象牙質層。很不幸的是,亞洲人種的牙齒天生大都是黃板牙,我們的基因特徵是琺瑯質層都很薄,所以底層的牙本質層容易透出來,牙齒顏色就會看起來較白種人和黑人要黃許多。而隨著年齡的增加,琺瑯質會漸漸被磨耗,牙齒內層的象牙質也會漸漸鈣化導致牙齒顏色會越來越黃。 外因性的因素,例如喝茶、咖啡、抽菸及攝取的深色食物也會改變牙齒的顏色;做過根管治療的牙齒是一個死掉的組織,也會因為慢慢氧化的關係牙色漸漸變得暗沈;有些藥物也會使牙齒顏色改變,例如:四環黴素會使牙齒產生帶狀的灰褐色。如果單純只想要牙齒的顏色變得白一點,可以透過美白來達到部分效果,但如果還有其他問題,就會建議透過瓷牙貼片的方式一次改變形態、顏色及其他問題。 牙齒形狀 牙齒天生就有很多種形狀,有些人的牙齒偏三角形,有些人偏橢圓形或是偏方正形狀。基本上牙齒的形狀要能夠與臉型和諧,如果牙齒是三角形臉是卵圓形就會看起來很突兀。要改變牙齒的形態比較理想的方式是使用較微創的瓷牙貼片。 牙齒的黃金比例 牙齒的長度: 上顎正中門牙與犬齒的長度近似,身高160左右的女性門牙長度約在10 mm左右最適當;身高170左右男性門牙長度約在10.5-11 mm左右最適當。 牙齒的寬度: 從正面看時正中門牙:側門牙:犬齒為1.618:1:0.618。 牙齒的長寬比,約 0.75~0.85為最佳比例。 牙齒的角度 牙齒軸向的傾斜角度也會影響笑容美觀度。從正面看的時候,正中門牙的牙齒長軸(牙齒中心點連線)角度為5度、側門牙為8度、犬牙為10度。 牙齦的形態 牙齦應該是健康的粉紅色而不是出血紅腫或黑黑的。牙齦的形狀是否左右對稱以及齒間乳突的存在影響美觀甚鉅,然而卻很少人注意到這個被稱為「粉紅美學」牙齦型態是「完美笑容」必備的條件之一。此外,由正中門牙算起往後,牙齒與牙齒的接觸點,接觸點應該要越高且左右接觸點要對稱才會好看。 嘴唇放鬆位置牙齒露出量 嘴唇在放鬆位置牙齒露出量會影響「性感度」。年輕女性在嘴唇放鬆時,門牙自然露出約2-3 mm 被認為是最為性感的特徵;男性的牙齒露出量約1-2 mm會比較有型,如果又有豐滿微翹且對稱的雙唇就更完美了。 數位微笑設計 根據以上構成『完美笑容』的各種要素:包括牙齒、嘴唇框架、牙齦的顏色、黃金比例、形狀、角度、排列與彼此相對位置,我們依據這些『完美笑容方程式』預先在電腦上設計客製化的『完美笑容』,這就是近年牙科最先進的技術『DSD 數位微笑設計』。 數位微笑設計的流程 顏面美學對二十一世紀的牙醫師來說已經不是一個做牙科治療時可能提供給患者的考慮選項,而是患者的基本期待。不管患者是進行植牙、貼片或其他全口重建療程,『DSD 數位微笑設計』已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牙科院所必備的分析、記錄與溝通的數位工具,也是讓牙科治療水平邁向另一種層次的數位技術。 在丰采美學牙醫,我們的『DSD 數位微笑設計』流程如下: 患者溝通與資料收集 在進行任何治療前,我們會與您做詳細的溝通,了解您的需要及期待。第一次就診時,我們會做完整的全口檢查與資料收集,包括拍攝X光片(電腦斷層視需要才會做)、治療前口內外照片、齒模、及數位口腔掃描,這些資料可以提供給醫師進行診斷、訂定治療計畫及做數位微笑設計。 顏面分析與唇齒分析 在做數位微笑設計之前,我們的醫師會依據前面收集的資料作顏面美學分析以及唇齒美學分析,以便知道如何可以將「完美笑容」結合醫療與美學,將完美的技藝呈現在您的臉上。 從2D到4D的微笑設計 做完分析後,接下來便是依據前面「完美笑容的要素」先從您的正面2D影像開始進入設計;先在平面影像上決定每顆牙齒大小、長寬比例和角度弧線在嘴唇框架的位置。如果您喜歡2D設計的樣子,醫師會再幫您進行細部的3D設計,包括整體的咬合設計等;在我們設計您的2D與3D計畫時,我們也會參照您的影片做4D,也就是您自然笑容時的動態嘴唇框架變化來考量我們的設計是否理想。 預覽您的設計 我們會創造一個數位的預覽圖,利用電腦模擬,讓您的牙齒在還沒做任何處理之前,就能預知未來牙齒做好的效果,和完美的笑容。 開始製作數位瓷牙貼片 和您討論完畢微笑曲線設計後,將設計圖定稿,接著就是進入製作貼片的程序;我們的貼片採從設計到製作均採用數位流程模結合顯微鏡下手工精雕的高擬真牙齒形態,美觀上可以說是極度自然。 瓷牙貼片 瓷牙貼片是目前所有牙科贗復物中最為美觀且微創的選項,除了作為美觀重建的首要選項,也可以使用在各種不同的狀況,例如根管治療後的牙齒重建。瓷牙貼片是一種 BPR 黏著式全瓷修復體,厚度最薄只有0.3-0.5mm ,這種修復技術的出現來自於近年牙科陶瓷材料科學的突破。 數位高仿真瓷牙貼片的流程 從數位計畫到臨床的精準執行 有了詳盡的計畫,最重要的還是精準的執行力!為了減少牙齒不必要的修磨,我們的醫師在備牙時會使用先進的數位備牙導板技術。傳統瓷牙貼片製作時,醫師採目視修磨缺乏精準度,往往造成牙齒被修磨過多;我們則採用先進的數位備牙導板技術,依照數位微笑設計計畫中貼片的厚度及位置,利用3D列印做出數位備牙導板讓醫師可以精準地執行您的貼片任務,將修磨量控制在最薄0.3-0.5mm。 臨時貼片Mock-up 模擬 高仿真瓷牙貼片的製作相當耗工且製作難度極高,為了減少修改的可能性,在裝上最終的貼片前我們還希望能夠讓您實際感受一下我們為您設計的貼片是否理想。因此在備牙後,我們也會利用3D列印做出一組數位微笑設計中的臨時貼片裝在您的牙齒上約二週時間,看您是否滿意,若有需要調整的地方,我們就可以趕緊將最終的貼片做出修改。 瓷貼片黏著 將厚度僅有0.3-0.5mm的貼片以特殊的複合樹脂黏著於牙齒表面上,能在傷害最小的狀況下達成最佳的美觀修復。陶瓷貼片最大的優點在於不會有復黃的困擾,能讓您的完美笑容永遠持久動人! 瓷牙貼片的應用範圍 基本上,許多傳統上需要做假牙的狀況現在幾乎都可以用瓷牙貼片或 BPR 黏著式全瓷修復體來解決,包括最常見的根管治療後的牙齒和巨大的齲齒窩洞。瓷牙貼片也是四環黴素牙齒和先天性牙齒發育問題,如小丁牙,最理想的修復選項。 為什麼瓷牙貼片是取代傳統假牙最理想的修復選項,主要的原因除了美觀度極高之外,便是傳統假牙有個最大的缺點是需要將牙齒磨掉70%以上的體積,而瓷牙貼片只需要修磨30%以下的體積。牙齒被修磨地越多,牙齒抽神經的機會就會越高,將來裂掉的機會也會越高。 現今先進的數位微笑設計,加入了顏面美學的概念,也能讓愛美人士透過矯正、美白、貼片、做牙冠等方式,來客製化屬於自己的微笑曲線,重拾自信的微笑!牙齒不止變美,連顏值也能不動刀就提升囉!亞洲人種的牙齒本來就偏黃,且隨著年紀增長,牙齒漸漸被磨平,顏色也會變得更黃,雖然這些都是自然的現象,但現代人愈來愈在意美觀的問題。傳統上對於這些美學問題多半只能靠做「假牙」來解決,然而做「假牙」缺點很多,假牙不僅很「假」,且需要將牙齒磨掉70%以上的體積,而修磨後的牙齒壽命也會減短。因此,瓷牙貼片的出現對現代牙科患者真是一個絕佳的福音! 延伸閱讀: 牙醫師,可以不要磨牙做牙套嗎? 數位全瓷貼面:先進的微創前牙修復選項 Dr.Emma告訴你為什麼戴牙套會讓臉變小變「好看」? #陶瓷貼片 #瓷牙貼片 #BPR #DSD數位微笑設計 #全瓷冠 #牙齒修復 #牙齒貼片 #牙齒美白 #美白貼片

你還在做不密合的『假』牙嗎?高透多層次全瓷冠,極度自然仿真牙齦不變黑-丰采美學牙醫診所
牙齦黑黑的『假』牙是您的人臉辨識特色嗎? 您是否有這樣的經驗,當身邊親友在開懷大笑的時候,對方的『假』牙邊緣會看起來黑黑的有點噁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呢?原因是出在材料技術,傳統的『金屬複合瓷牙』內層為金屬內冠,外面做燒瓷,使用多年之後,假牙金屬內層可能會氧化,靠近牙齦處的假牙邊緣便會看起來黑黑的。如果假牙金屬材質不好,也很容易從假牙的邊緣產生滲漏導致二次蛀牙;甚至還可能有重金屬離子污染牙齦,導致牙齦真的變得黑黑的,如同刺青(tatoo)一樣。 現今的牙科材料已相當進步,有許多不同的全瓷材料可以應用於各種牙科贗復選擇,其中常用於製作牙冠的稱作『全瓷冠』。由於全瓷冠相當美觀耐用並具有生物相容性,因此患者對全瓷材料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不僅不再有牙齦染黑問題,甚至其硬度可比擬金屬幾乎不會斷裂。事實上,『全瓷冠』早已取代傳統金屬複合瓷牙成為先進牙科診所贗復的首選。 傳統金屬複合瓷牙與全瓷冠的差別? 全瓷冠和傳統金屬複合瓷牙兩者雖然外觀都是瓷牙,但兩者材料與製作方法完全不同。其實過去一百多年來牙醫師幫患者做『假牙』的方式沒有太大變化,差別只有材料的演進。大部分患者做的『固定假牙』指的就是『假牙冠』。在製作『假牙冠』時,牙醫師會把您的牙齒磨得小小的然後在牙齒上套上一個“頭盔”,下面這張比較圖就是牙冠材料的演進,從左到右分別是全瓷冠、K金牙冠和金屬複合瓷牙(咬合面不燒瓷的情況)。 牙冠材料的演進 全瓷冠 全瓷牙冠沒有任何金屬,陶瓷(玻璃陶瓷或氧化鋯)是一體成形且具高透光性,因此材料強度較強且透光性和自然牙齒琺瑯質非常相近,美觀上能達到高度仿真的效果。 金屬複合瓷牙 傳統金屬複合瓷牙有兩層結構,金屬內冠的外面燒上一層陶瓷,由於不是一體成型,因此金屬與陶瓷兩種不同材料的介面變成一個弱點,導致陶瓷容易破裂。此外,內層金屬因為沒有透光性,導致陶瓷看起來死白且假假的。另外,全瓷牙冠與人體生物相容性高,不會造成過敏症狀,而一般金屬內襯瓷牙在靠近牙肉邊緣時,可能會有牙齦變黑染色的情形。在材料強度與耐用性表現方面,全瓷冠(包括玻璃陶瓷與氧化鋯)都已經比傳統金屬複合瓷牙還要堅硬且耐用。 左圖:術前金屬複合瓷牙 右圖:術後更換為全瓷冠 全瓷冠是什麼? 全瓷冠 (All-Ceramic Crown) 『全瓷冠』顧名思義就是整顆牙套都是採用強化複合陶瓷材料製作而成的。全瓷冠目前常用的材料主要分為:玻璃陶瓷(二矽酸鋰)與氧化鋯。 玻璃陶瓷(二矽酸鋰) 玻璃陶瓷材料用於全瓷冠已有二十年的時間,有許多臨床證據證明其優越的性質與耐用性。用玻璃陶瓷製作全瓷冠可以使用脫蠟壓鑄技術或電腦輔助設計製造(CAD-CAM)技術。其最大優點是材料的高透光性與自然琺瑯質仿真度高;缺點是雖然材料強度已經跟琺瑯質近似,但使用於咬合力較強或磨牙的患者仍可能會裂,因此比較常使用於前牙牙齒。 氧化鋯 近年強化陶瓷技術不斷地進步,出現另一類全新材料:純多晶體陶瓷(二氧化鋯)。二氧化鋯的硬度超強,比牙齒的琺瑯質還硬,幾乎不會斷裂。用氧化鋯製作全瓷冠的作法是利用電腦輔助設計製造(CAD-CAM)技術將整塊鋯塊刻出牙冠型態後再經過陶瓷燒結加工染色而成。早期因為氧化鋯顏色死白不美觀,因此還需要像製作金屬複合瓷牙一樣在氧化鋯表面堆瓷燒結一層陶瓷層,然而這層外加上去的陶瓷層較脆弱容易破裂是個缺點。近年由於多層次高透光氧化鋯材料的發明,目前已經不再需要在表面另外堆瓷,可以單純使用氧化鋯製作一體成型的全瓷冠,兼具美觀與強硬的特點,可以使用於大部分前牙或後牙的牙冠贗復。 全瓷冠的優點 材料性質極穩定不會氧化或腐蝕 材料耐久性佳 玻璃陶瓷硬度與琺瑯質近似;氧化鋯硬度超強 人體生物相容性高,不會產生金屬過敏症狀 半透明瓷牙色澤,與真牙相近 不會有致癌性 不會有牙齦染色問題 不易產生金屬冷熱傳導所造成的牙齒敏感現象 可承受牙齒咀嚼的力量,能使用於前牙及後牙區 製作時需要修磨的牙齒量會比傳統假牙少一點 全瓷牙冠可以使用在哪些治療? 近十多年牙科材料出革命性的發展,隨著陶瓷黏著技術的進步,在『全瓷牙冠』之外新興了一類更為進步的全瓷修復概念稱為『BPR 黏著式陶瓷修復體』或簡稱為BPR (Bonded Porcelain Restoration) ,也有人稱它為『人工琺瑯質』。 圖:有人工琺瑯質稱號的『BPR 黏著式陶瓷修復體』 『全瓷冠』雖然修磨牙齒的量可以比傳統金屬複合瓷牙要少一點點(全瓷冠為一體成型,因此厚度最薄可以到1mm;而有兩層材料厚度的金屬複合瓷牙厚度最薄需要1.5mm-2mm);而人工琺瑯質『BPR』可以比全瓷冠更減少牙齒的修磨量(真是抱歉,過了這麼多年,您的牙齒再也不用磨得小小的了😅)。因此,許多過去需要『牙冠』的情況,包括根管治療後的牙齒,其實現在我們的醫師都建議改用更保守的BPR技術來幫患者重建,最常用BPR有:前牙用的瓷牙貼片、後牙用的咬合面瓷嵌體等。 BPR已經可以取代大部分過去需要做牙冠的狀況,然而以下情況當牙齒的齒質破壞太嚴重或牙齒可能承受過大力量時,還是必須使用『牙冠』的形式來重建: (當然牙冠材質選用上,全瓷冠還是會比傳統金屬複合瓷牙冠要更理想的多!) 植牙的牙冠 根管治療後的牙齒 嚴重斷裂的牙齒 嚴重磨牙的牙齒 缺牙區牙橋 圖:全瓷冠應用於缺牙區牙橋與植牙的應用 全瓷牙冠可以用多久呢? 一般來說,假牙的壽命能維持多久與假牙材質、製作精細度和患者的口腔清潔好壞有很大的關聯。假牙的材質是很重要的關鍵,因為假牙要應付口腔極為惡劣的環境挑戰,包括細菌、酸蝕、硬物、咬合外力與熱脹冷縮。以一顆製作精良的全瓷冠而患者也能夠保持良好口腔清潔情況下,使用十五至二十年以上應該是一個可以預期的期間。 全瓷冠價格 一顆製作精良的全瓷冠價位會較傳統金屬複合瓷牙高許多,大約收費在每顆 28,000-35,000元之間。然而若考量全瓷冠諸多的優點與更加耐用的特性,這樣的價位其實算是非常值得。 延伸閱讀: 牙醫師,可以不要磨牙做牙套嗎?BPR全瓷冠 牙醫師,可以不要磨牙做牙套嗎?數位瓷牙貼片:先進的微創BPR修復選項

齒槽骨不佳,非要補骨才能植牙?不須補骨的植牙新技術-丰采美學牙醫診所
台灣人口推估將於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老年人早期口腔衛生觀念淡薄,缺乏正確的牙齒保健習慣,這些由子女陪同到診所來看牙的患者,約67%為牙齒缺損,甚至全口無牙,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和身體健康。 而缺牙的常見原因有牙周病、嚴重齲齒、外傷或早期醫療不發達等,若這些患者評估要植牙,常因牙周疾病,長期缺牙或戴活動假牙,造成牙床嚴重萎縮,且存在著嚴重骨質流失的狀況,對於骨質狀況不佳的患者,通常先施行「補骨」來重建患者的骨質狀況。因為齒槽骨就像是牙齒的地基,必須有足夠的厚度和密度,才能有足夠的強度支撐牙齒的咬合力道,待擁有穩固的植入條件,再來作植牙過程。 多數患者做植牙手術前常有的疑問: 骨質狀況很差怎麼辦? A:當牙床條件不佳或骨質疏鬆的患者做傳統植牙時,必須先在缺乏骨質的齒槽骨中加入骨粉,讓補骨粉促進骨頭自行生長,其目的是要骨頭再生,擁有穩固的植入條件。 會有排斥問題嗎? A:除了少數情況下不能植牙外,如缺乏控制糖尿病患者或服用雙磷酸鹽藥物,基本沒有不能的患者,植牙也沒有排斥現象。 植牙都需要補骨嗎? A:只有骨質疏鬆、牙床條件不佳及齒槽骨不夠穩固的話需要。 植牙補骨時間多長? A:傳統植牙需要補骨、植牙、癒合期、骨性整合(就是植體與齒槽骨緊密結合、穩固)、裝假牙,時間前後可能要花半年到一年多時間。 植牙會痛嗎? A:人工植牙在齒槽骨上鑽洞、鎖上人工植體,因此有幾顆牙、就要鑽幾個洞!畏懼比痛還可怕。 植牙不須補骨的新術式:All on 4 現今植牙技術進步極快,目前已有一些特殊技術可以快速並應用於骨質條件差的患者,如 All on 4 全口重建植牙,沒有傳統植牙的缺點,也不需要補骨,一天內即可完成。透過 4 - 6 根特製植體,由電腦斷層導引的角度植入顴骨,整個療程相對較快,可以在當日內替患者裝戴臨時固定假牙,恢復正常生活。 圖:電腦斷層導引手術 不用補骨:骨質狀況差的患者一樣適用。 精準植入:縮小傷口及增加植牙耐用性。 一次性治療:只需一次手術就可完成重建。 回診少:對比傳統植牙,即不必多次回診。 快速恢復:即時恢復外觀與口腔機能。 再加上舒眠麻醉及 L-PRF 更具有以下優點: 舒眠牙醫:減少疼痛,採用全 TCI 舒眠鎮靜麻醉下進行,過程中好好睡眠即可。 血小板纖維素(L-PRF):傷口迅速復原,採用自體生長因子和幹細胞,大大降低術後不適。 圖:富含自體生長因子與幹細胞的血小板纖維素(L-PRF),可以讓植牙患者傷口快速復原 清潔保養及定期回診是療程成功關鍵 骨質條件不佳多處缺牙的患者,雖然人工植牙的確比較困難,但醫療技術不斷進步,跟上科技的步伐,提供更加方便有效的治療,是醫師基本的責任。但不論患者選擇傳統植牙或 All on 4 全口重建,療程成功與否,關鍵在於患者術後是否依照醫師指示進行清潔保養,是否定期回診觀察。 延伸閱讀: 傳統植牙太辛苦?台大第一名牙醫師推薦 All On 4 舒眠牙醫 2021植牙費用大破解! 價格分析 如何選擇與報稅 最先進植牙流程是什樣?2021年植牙過程分享 植體周圍炎是導致長期植牙失敗的主因! "內文為專業醫師經驗談,因各人口腔狀況不同,成效因人而異,若有問題請跟從專業醫師評估指引" 按下名片加入 FB 追蹤動態

拔牙後或植牙前為什麼要補骨粉?骨粉價格和種類說明-丰采美學牙醫診所
聽到要補骨好緊張?到底是缺鈣了還是我的牙齒骨頭太差了?我們來給你做個詳細的回答。 牙齒像房屋一樣,如果房屋地基不穩固或地基不足,一旦發生土石流失(如拔牙或牙周病),房屋就有倒塌的危險。拔牙本身就是一個傷口,而牙齒在口腔裡是靠齒槽骨來支撐的,齒槽骨是牙齒的地基,如果沒有填補骨粉,那牙齒這個區域的骨頭將會嚴重萎縮,由於此位置是凹進去的骨頭,後續要作人工植牙等治療的話,除了新增植牙補骨費用外,另外就會影響植牙長期的堅固與耐久性。 補骨法是先將骨粉放入有缺損的齒槽骨內,再包覆膠原蛋白或鈦金屬的再生膜,像包水餃一樣包裹在骨質缺損處,再生膜的作用是避免骨粉跑出來或掉出來,並阻斷牙肉軟組織長入影響骨骼生長,若無感染或脫落,則在 6 至 9 個月內就可長出新骨,利用此方法引導骨頭完全再生。 圖:植牙補骨過程 那些人需要補骨? 長期缺牙的患者 長期缺牙區域附近的牙床,會出現牙肉萎縮嚴重,齒槽骨質疏鬆,造成植牙缺乏地基無法植入,或最後假牙縫隙過大等問題。 曾患嚴重牙周病的患者(補骨前牙周病需要先進行治療) 假如口腔衛生不好,就會使牙齦長期發炎,形成牙周囊袋。牙周(牙肉跟齒槽骨)一旦萎縮就無法自我復原,需要靠補骨,引導骨頭再生。 因外傷導致骨頭損傷的患者 牙齒外傷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多數是由意外的撞擊所致,幾乎都以前牙為主。牙齒斷裂常伴隨齒槽骨一併喪失,重建往往非常辛苦,因為前牙區的骨頭通常都很薄容易喪失。 長時間配戴活動假牙患者 活動假牙對牙肉的壓迫,加速了牙齦的萎縮和齒槽骨的流失,重建過程中往往需要極大範圍的補骨。 水平阻生齒拔除 拔除智齒時,跟智齒靠得很近的第二大臼齒遠心處骨頭通常都有缺損,為了避免以後該部位產生較深的牙周囊袋,這種情形也會建議補骨。 補骨的方式有哪些? 若齒槽骨缺損過多不適宜植牙,醫師會建議在植牙手術前補骨。補骨有多種術式,其中最常見的『上顎竇增高術』和『牙脊保存術』,均屬「骨導引再生手術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一般補骨方法可分為以下幾種,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所需補骨的部位和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 骨導引再生術【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需要的部位被骨粉填充後,外部用一層再生膜隔絕,使骨細胞在空間內生長成為自身真正的骨頭。 塊狀骨移植【block bone graft】 取自患者自身的移植體。對於小缺損區域,口內(如下顎骨)可獲得自體骨移體;對於大型缺損區,可從口外(如顱頂、腸骨脊、脛骨)獲得自體骨移植。 劈裂骨切開術(裂脊術)【split osteotomy (split ridge technique)】 裂脊擴張術對矯治過窄的無牙脊有較好效果。通過骨皮質截骨術可以獲得骨塑性,從而達到橫向擴張。這種擴張性方法可以逐漸增加橫向皮質間的徑長,以支持一個或數個植體的置入。 上顎竇底增高術【sinus floor elevation】 上顎竇是位於上顎後牙區骨頭裡面的空腔,空腔與骨頭之間有上顎竇模襯。在上顎區需要植牙時,我們首先要考慮該區內的骨頭是否足夠,如果由於某些因素不足(如長時間缺牙、牙周疾病侵蝕導致骨頭萎縮等),就會考慮通過手術方式將上顎竇膜往上推,在上顎竇膜下注入骨粉,來增加骨頭高度。 骨粉價格及種類 骨粉來源不同、製造商、性質及價格也不同,選擇經衛福部認可過,以保證手術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自體骨(Bone Autograft) 通常取自患者自身的下顎下巴處或頰側處,因為是從患者身上取的,不會產生免疫排斥反應,而且由於它含有活骨細胞和生長因子,所以在臨床上被認為具有最佳的補骨效果。不須材料成本,價格較低。 異體骨(Bone Allograft),異種骨(Bone Xenograft) 「異體骨」的來源為其他人體捐贈者,而「異種骨」的來源則是其他種類的生物(動物骨頭),這兩個來源在臨床上已經進行了多年,幫助骨再生的效果也得到了證實。在這些材料中,「異體骨」由於來源不明,價格昂貴;而「異種骨」由於來源簡單,是臨床上常用的材料之一,但這兩種骨粉,都存在著免疫排斥和疾病傳染的問題,所以人工骨逐漸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人工骨(Alloplast) 常用的材料包括:硫酸鈣類、磷酸鈣類等複合材料。在這些物質中,磷酸鈣因其與人體骨骼成分相似,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近年來被大量使用。價格中等到較高,癒合效果較差,因此臨床可加上局部生長因子、骨髓移植等方式來提高療效。 補骨新選擇:PRF 加速傷口恢復 圖:富含自體生長因子與幹細胞的血小板纖維素,可以讓傷口快速復原 PRF(Platelet-Rich-Fibrin)是一種富含血小板纖維素的物質,它利用患者自身抽出的血液,在抽血後通過離心提取出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凝塊,凝塊內含有大量血小板和生長因子。作為無核骨髓碎片,血小板大量存在血液中,有止血、傷口癒合的作用,由於凝血酶(thrombin)、血栓素A2 (thromboxane A2)、膠原蛋白(collagen)、環腺苷酸(adenosine phosphate)和血漿P 選擇素(P-selectin)的作用而活化。 PRF 緩慢釋放所需的生長因子,約需 2 週左右,與骨粉配合在傷口處放置 L-PRF,可幫助傷口止血,加速癒合。 由於取自患者本身的血液,能有效地避免因免疫反應而產生的排斥及副作用,也比較安全。已有研究指出,在移植前使用富含血小板的血漿,無論是否有無合併同種骨,都會有正面效果。 L-PRF 的優點 : 提高凝血功能,提供止血和傷口收縮。 降低感染,加速傷口快速癒合。 自體血液萃取,沒有異物性抗體。 最後提醒,當面臨必須拔牙或植牙時,可在牙醫師的建議及評估下,了解是否需要這個療程。而最好的預防保健為定期看牙醫,及時發現和阻斷病源的發展,才有可能延長原牙齒使用壽命。 延伸閱讀: 傳統植牙太辛苦?台大第一名牙醫師推薦 All On 4 舒眠牙醫 植牙補骨了,那牙肉也要補嗎? 3D 電腦斷層導引微創植牙,消弭植牙風險與後遺症 2021植牙費用大破解! 價格分析 如何選擇與報稅 "內文為專業醫師經驗談,因各人口腔狀況不同,成效因人而異,若有問題請跟從專業醫師評估指引" 按下名片加入 FB 追蹤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