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瓷修復

牙醫師,可以不要磨牙做牙套嗎?數位瓷牙貼片:先進的微創BPR修復選項-丰采美學牙醫診所
數位全瓷貼面:先進的微創前牙修復選項 大多數人對牙醫診所的刻板印象是牙醫總是跟你說要做「牙套」,而要做「牙套」就要把牙齒磨得小小的。你知道牙齒磨得愈小,抽神經的機會就愈高,牙齒的壽命就愈短嗎?現代醫學材料已相當進步,很多需要做「牙套」的狀況,現在都可以用更先進的技術解決。 Q:醫師,我的牙齒很黃又亂亂的,以前補牙的地方開始變色了而且好像又有蛀牙了...... Q:醫師,我開始覺得我的門牙似乎越磨越短,像老鼠牙ㄧ樣...... Q:醫師,我好像很多牙齒都開始有問題了,愈來愈敏感,最近都不太能吃東西了...... Q:醫師,我快60歲了不想做矯正,有沒有方法可以讓我的牙齒看起來不要這麼恐怖...... Q:醫師,我的門牙有抽過神經,最近變得愈來愈灰暗了,可是我不想做牙套...... 全瓷貼面:一種BPR全瓷黏著式修復體 牙醫在做「牙套」時需要將牙齒修掉70%以上,而瓷貼面只需要修30%。 近年來由於材料科學的快速進步,瓷貼面或BPR類修復體的強度已經可以做到幾乎和人類琺瑯質近似,因此也有『人工琺瑯質』的稱呼。『人工琺瑯質』現在可以應用的範圍也愈來愈廣,幾乎傳統假牙都是它的應用範圍,包括根管治療後的牙齒、斷裂的牙齒、變色的牙齒、磨損的牙齒...... 也有些患者本身沒有意願跟時間做矯正,但希望能夠改善受損的琺瑯質和外觀,那麼有沒有矯正之外的快速選項呢?事實上,如果牙齒只有輕微亂,但有很多蛀牙或是黃板牙(四環黴素牙)的話,瓷貼面其實是一個非常適合的選項。 許多人提到牙齒貼面就直接聯想到某種醫學美容項目,如果你也這麼認為的話那可就大錯特錯了!牙齒貼面其實是一個相對微創的牙科修復選項,目前厚度可以做到僅有0.3-0.5mm!它的發展來自於二十一世紀初的醫學材料科學創新與突破,瓷貼面和BPR其實已經開始造成臨床牙科醫療革命!瓷貼片為牙科贗復患者帶來了福音,尤其是現代人壓力很大,牙齒往往成為長期慢性壓力下的受害者,讓我們先來看看麥特的故事吧! 做瓷牙貼面只是為了要漂亮嗎?當然不是! 【麥特的故事:在丰采美學牙醫,我們轉變患者的人生】 什麼是瓷貼面(Porcelain Veneers)? 瓷貼面是一片薄薄的(0.3-0.5mm)強化複合陶瓷材料的牙齒色外殼,採黏著方式覆蓋在前牙美觀區的齒表面。可以用於修復蛀牙、改善齒色與外觀。高仿真的瓷貼面是採電腦輔助設計製造並在顯微鏡下手工訂製的,可以用於改變原本牙齒的顏色、形狀、大小、長度跟角度。 牙齒貼面的材質選擇 牙齒貼面有兩種材質,複合樹脂貼面與瓷貼面。瓷貼面比樹脂貼面要耐用的多,不易沾上污漬,美觀性也較佳,而且陶瓷的透光材料特性可以做出近似琺瑯質般的高仿真度,因此是做牙齒貼面的首選,不過相對來說瓷貼面的價錢也比樹脂貼面高很多。 瓷貼面適合用於哪些狀況? 根管治療後的牙齒 牙齒顏色太黃(黃板牙) 四環黴素牙 門牙斷裂或磨耗 牙齦萎縮想關閉縫隙 齒列輕微地凌亂不整 牙齒的型態不佳 門牙琺瑯質磨損 牙齒發育異常(小丁牙) 建立微笑曲線改善笑容 瓷貼面的優點 高仿真度逼真自然 陶瓷是生物材料,周圍牙齦不易萎縮或發炎 瓷貼片表面極光滑不易沾污漬 可以遮蓋牙齒原本顏色 瓷貼片很薄(0.3-0.5mm)可以微創地減少牙齒被修磨量 瓷貼片硬度和琺瑯質近似(但仍無法用於磨牙患者) 瓷貼面的缺點 夜間磨牙(bruxism)和咬牙(clenching)的人不建議做貼片,因磨牙會導致貼片破裂 即使瓷貼片硬度和琺瑯質近似,也不建議咬太硬的東西,例如骨頭或堅果 瓷貼片破裂無法修補,必須重做 瓷貼片價格較高 瓷貼片是屬於不可逆的過程,仍須微創的備牙 瓷貼面可以用多久? 現在的瓷貼面的材料已經非常耐用且堅硬,臨床研究瓷貼面的壽命最少超過15年,這不表示到了15年就必須換掉,如果沒問題的話是不需要做任何處理繼續使用的。瓷貼面可以使用多久跟許多因素都有關,包括最重要的口腔清潔、是否不當使用(例如拿牙齒開罐頭、咬硬物、撞擊外傷等)以及夜間磨牙或習慣性緊咬牙關。貼面是陶瓷材料不會蛀,但貼面只有覆蓋在牙齒前面,若口腔衛生不佳仍會導致自己的牙齒蛀掉。而不當地使用,不管是有意識或無意識(磨牙或咬牙)都可能導致貼面磨耗甚至破裂。這樣的狀況雖然不常見,但仍需要在術前與醫師溝通評估自己是否適合做貼片,正常使用狀況下貼片其實是很耐用的。 事實上,瓷貼面可是病患滿意度極高的項目喲!不少本來因為牙齒不好看而不敢開口大笑的患者,在做完貼片後,一開始還會不好意思開口笑(因為太漂亮的緣故)牙齒變得白皙又整齊,讓周遭朋友都羨慕也能有這樣魅力十足的笑容! DSD 數位微笑設計+瓷牙貼片 「DSD數位微笑設計」是近年非常夯的技術,可以讓牙醫師和患者在還沒有開始進行任何療程之間就可以預先看到最終完成的樣子。在沒有這樣的工具之前,牙醫師只能憑空想像最後患者做起來大概是什麼樣子,也沒有辦法就最終效果在術前跟患者做太多的溝通。「DSD數位微笑設計」不僅是一個有效的溝通工具,也是醫師在制定治療計劃時的強大工具,可以使醫師的作品達到完美的境界。就跟建築或室內設計一樣,如果在施工前工程師沒有事先完整規劃好完整藍圖,也沒有跟客戶溝通好就開始動工,蓋起來的房子恐怕會很恐怖,也會產生很多問題。 我們診所的標準流程是在進行療程前,醫師會先收集許多資料,包括口內外照片、X光片、數位口腔掃描。資料收集完後,我們會根據患者本身的期望、臉型分析、唇形分析來做微笑曲線與全口的咬合設計分析,並透過DSD數位微笑設計的電腦模擬來和患者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醫師可以了解這樣的設計是否符合患者的預期並作出修改,這樣的流程不僅可以減少最終修修改改的狀況,也可以得到最令人滿意的效果。 數位電腦比色與色蠟齒模 貼面顏色的選擇是製作過程中最關鍵的步驟之一,因為顏色好不好看是所有患者最在意的部分。有趣的是,幾乎每個患者都會說:「我要做最自然的顏色」。但實際上,臨床上所謂的自然齒色和患者心中認定的自然齒色其實是有很大的落差喔!牙齒的顏色不易透過肉眼比對,因為牙齒是由許多不同顏色組成,而且表面會反光的琺瑯質層和底下的牙本質層的顏色又不一樣,唯有透過有配備牙科比色專用 Polar Eye 偏光鏡的數位單眼相機,醫師才可能專業地記錄下患者真實的牙齒顏色,並能夠在電腦上進行精確的比色驗證流程。牙齒比色照片要先經牙科專用灰卡校準白平衡後,才可以在Photoshop中進行數位電腦比色。燒瓷技師在製作貼面前會先依據電腦校準後患者牙齒的真實顏色來建立一模一樣顏色的色蠟齒模,然後根據色蠟齒模的牙齒底色燒瓷製作貼面後,再一次重新進行電腦比色。這樣繁瑣的工序是因為瓷貼面非常薄,患者牙齒的底色通常都很深,會透出影響貼面的顏色,所以如果不考量患者牙齒的底色就直接進行貼面製作,必然難以得到患者所想要的最終顏色。數位比色流程是世界上頂尖牙醫診所的基本工作流程。 牙齒貼面的費用 真正高水準製作的瓷貼面可以做到非常薄(0.3-0.5mm),因此製作上的難度非常高,這麼薄還要做到超美觀又耐用需要牙醫師與燒瓷技師具備頂尖技術與經驗。仿間有診所標榜便宜或快速的一日完成貼片,為了能夠縮減製作時間以及成本,這樣的貼片多使用診所內低階的桌上型雙軸車削機來製作。桌上型雙軸車削機本來主要是用於做臨時假牙,因為它唯一優點就只有快。而靠雙軸車削機來快速生產低廉的瓷貼片,其缺點就是犧牲掉其他所有瓷貼片該有的要求:超薄透光性、型態自然度跟密合度(雙軸車削機只有兩軸鑽針基本上無法車出正式假牙所要求的高精密度)。通常這類快車機做的貼片看起來顏色會比較死白,型態也難以做到極為自然仿真,當然長期耐用性也是個問號。使用桌上型車削機製作瓷貼面的診所收費也並不便宜,大約一顆25,000元。(前面提到的樹脂貼面收費約一顆15,000元,但缺點是只能用五年左右,因此主要是當臨時性貼面。) 對美學及品質要求的醫師在製作瓷貼面的流程則通常複雜得多,包括需要做數位微笑曲線設計、顯微鏡備牙、電腦輔助設計再加上巧匠之手做手工燒瓷等。製作這樣宛如藝術品的瓷貼面需要極高的技術並且相當耗工,因此收費上也高許多,這樣等級的瓷貼面目前一顆的收費大約在35,000-50,000之間。俗話說得好,『一分價錢一分貨』,聰明消費者要衡量看看了。 延伸閱讀: 以為只要好好刷牙,牙齒就不會壞?磨牙是牙齒的無聲殺手 牙醫師,可以不要把牙齒磨小做牙套嗎?BPR微創後牙修復選項 你還在做不密合的『假』牙嗎?高透多層次『全瓷冠』超硬耐磨強化陶瓷,極度自然仿真牙齦不變黑 給患者的小建議: 要做出高水準的瓷貼面其實非常不容易,牙醫師本身對於美感的認知、臨床技術、對細節的重視、患者的配合以及與頂尖燒瓷技師的合作無間等,皆會影響到最終的成果。牙醫師必須抱著製作藝術品般的執著以及幫助我們的英雄寫他的人生故事的心情才能達到這樣的完美境界!有趣的是,許多人以為瓷貼面是女生才會做的東西,但其實我們的男性患者做瓷貼面的比例大約佔了半數。很多人到了五、六十歲時開始發現自己的琺瑯質磨損掉了、齒列也歪了,因此在經過我們醫師仔細評估跟建議後,幾乎都會採用瓷貼面及BPR這類微創修復技術來修復琺瑯質、重建良好的咬合以及年輕的外觀。歐盟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牙齒磨耗與伴隨而來的咬合不良問題,近年已經取代蛀牙和牙周病成為先進國家四、五年級生的主要牙科問題,而瓷貼面及BPR這類人工琺瑯質正是重建口腔健康與美觀最理想的材料。 BPR微創修復 #陶瓷修復 #全瓷修復 #美學修復 #陶瓷美學 #牙齒美學 #全瓷冠 #馬永昌醫師 #丰采美學牙醫診所 #瓷牙貼片

顏值爆表之終極牙齒美白計畫:數位瓷牙貼片+微笑曲線設計-丰采美學牙醫診所
完美笑容有方程式嗎? 美麗的定義很主觀,俗話說: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在維基百科上有對『美』的解釋是:Beauty is a characteristic of an animal, idea, object, person or place that provides a perceptual experience of pleasure or satisfaction. 大意是說,『美』是視覺上會讓人類感受到愉快或滿足的事物。自然界的美麗生物體,例如鸚鵡螺或花朵,都存在所謂的美學方程式,這些美麗的生物體形狀具有數學上特定的比例,這便是十二世紀的義大利數學家Leonardo Bonacci發現的費波那契數列 (Fibonacci numbers) ,這個數字也被認為是上帝造物背後的密碼。 現代牙醫同樣藉由分析那些我們認為迷人笑容的各種唇齒角度與比例,我們也找到了『完美笑容』的方程式。『完美笑容』背後也具有特定的數學比例,從每顆牙齒大小,長寬比例,曲線排列,顏色和形狀都會影響你的笑容有多殺😘。 齒列美學與顏值 你知道嗎?齒列不整的影響不只是單純好不好看的問題,根據一項英國統計調查,齒列不整也會影響到包括社交、求職、所得與擇偶的結果。齒列美學概念包含了牙齒的長度、形態、齒色、形狀、牙齒表面特性、門牙中線對齊以及牙齒在嘴唇框架內的位置等,這些細微的齒列特徵能否與您的臉型及氣質符合都直接影響您的笑容與顏值,甚至別人對你的印象。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初次與人面對面交談時,人對人的『第一印象』幾乎在幾秒之內便由潛意識所形成。雖然聖經叫我們不要論斷他人,然而這個幾秒之內的潛意識自動評斷機制幾乎立即決定了別人是否喜歡你或打算繼續跟你進行社交的關鍵。在這幾秒之內,人的視線流動方向會自然由臉部中間位置開始,再向左右觀看。如果臉上有某些令人感到不和諧的形狀、比例或顏色,例如牙齒中線歪了、門牙的形態不對稱、比例不協調、牙齒很黃、暴牙等,其實會讓人不自主停留主視線在這些地方,那麼留下來的『第一印象』,恐怕不會太好。 齒列位置與嘴唇框架 人在笑的時候,各種臉部肌肉會共同帶動臉部表情以及『嘴唇框架』的運動,我們所有的情感面就是這些肌肉的共同表現。嘴唇是一個「動態」的畫框,而牙齒排列在嘴唇框架的位置,會影響露出的牙齒長度和牙齦比例,這兩個因素再加上『微笑曲線』便會決定笑容是否有「魅力」。具有「魅力」的笑容這三者具有特定的排列,這也是『數位微笑設計』的原理。 完美笑容的要素 構成笑容有三個要素:(1)牙齒(2)嘴唇框架(3)牙齦。這三要素的顏色、比例、形狀、角度、排列與彼此相對位置是否與臉部特徵與個人氣質和諧決定了您的笑容是否有魅力與氣質。 微笑曲線 上排八顆牙齒(包括門牙、側門牙、犬齒與小臼齒)切緣連線與下嘴唇內緣弧度構成的曲線(即微笑曲線)是否和諧,是我們認為『完美笑容』的重要因素。此外,笑的時候,上顎八顆牙齒露出的部分約佔滿整個嘴唇框架的90%範圍;而牙齦部分只會露出一點點的齒間乳突,且牙齦線與齒間乳突間的連線是對稱且與上唇弧度和諧。 牙齒顏色 牙齒顏色幾乎是影響『完美笑容』最關鍵的因素。牙齒最外層的琺瑯質是半透明無色,因此主要決定牙齒顏色的是裡面的黃色的象牙質層。很不幸的是,亞洲人種的牙齒天生大都是黃板牙,我們的基因特徵是琺瑯質層都很薄,所以底層的牙本質層容易透出來,牙齒顏色就會看起來較白種人和黑人要黃許多。而隨著年齡的增加,琺瑯質會漸漸被磨耗,牙齒內層的象牙質也會漸漸鈣化導致牙齒顏色會越來越黃。 外因性的因素,例如喝茶、咖啡、抽菸及攝取的深色食物也會改變牙齒的顏色;做過根管治療的牙齒是一個死掉的組織,也會因為慢慢氧化的關係牙色漸漸變得暗沈;有些藥物也會使牙齒顏色改變,例如:四環黴素會使牙齒產生帶狀的灰褐色。如果單純只想要牙齒的顏色變得白一點,可以透過美白來達到部分效果,但如果還有其他問題,就會建議透過瓷牙貼片的方式一次改變形態、顏色及其他問題。 牙齒形狀 牙齒天生就有很多種形狀,有些人的牙齒偏三角形,有些人偏橢圓形或是偏方正形狀。基本上牙齒的形狀要能夠與臉型和諧,如果牙齒是三角形臉是卵圓形就會看起來很突兀。要改變牙齒的形態比較理想的方式是使用較微創的瓷牙貼片。 牙齒的黃金比例 牙齒的長度: 上顎正中門牙與犬齒的長度近似,身高160左右的女性門牙長度約在10 mm左右最適當;身高170左右男性門牙長度約在10.5-11 mm左右最適當。 牙齒的寬度: 從正面看時正中門牙:側門牙:犬齒為1.618:1:0.618。 牙齒的長寬比,約 0.75~0.85為最佳比例。 牙齒的角度 牙齒軸向的傾斜角度也會影響笑容美觀度。從正面看的時候,正中門牙的牙齒長軸(牙齒中心點連線)角度為5度、側門牙為8度、犬牙為10度。 牙齦的形態 牙齦應該是健康的粉紅色而不是出血紅腫或黑黑的。牙齦的形狀是否左右對稱以及齒間乳突的存在影響美觀甚鉅,然而卻很少人注意到這個被稱為「粉紅美學」牙齦型態是「完美笑容」必備的條件之一。此外,由正中門牙算起往後,牙齒與牙齒的接觸點,接觸點應該要越高且左右接觸點要對稱才會好看。 嘴唇放鬆位置牙齒露出量 嘴唇在放鬆位置牙齒露出量會影響「性感度」。年輕女性在嘴唇放鬆時,門牙自然露出約2-3 mm 被認為是最為性感的特徵;男性的牙齒露出量約1-2 mm會比較有型,如果又有豐滿微翹且對稱的雙唇就更完美了。 數位微笑設計 根據以上構成『完美笑容』的各種要素:包括牙齒、嘴唇框架、牙齦的顏色、黃金比例、形狀、角度、排列與彼此相對位置,我們依據這些『完美笑容方程式』預先在電腦上設計客製化的『完美笑容』,這就是近年牙科最先進的技術『DSD 數位微笑設計』。 數位微笑設計的流程 顏面美學對二十一世紀的牙醫師來說已經不是一個做牙科治療時可能提供給患者的考慮選項,而是患者的基本期待。不管患者是進行植牙、貼片或其他全口重建療程,『DSD 數位微笑設計』已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牙科院所必備的分析、記錄與溝通的數位工具,也是讓牙科治療水平邁向另一種層次的數位技術。 在丰采美學牙醫,我們的『DSD 數位微笑設計』流程如下: 患者溝通與資料收集 在進行任何治療前,我們會與您做詳細的溝通,了解您的需要及期待。第一次就診時,我們會做完整的全口檢查與資料收集,包括拍攝X光片(電腦斷層視需要才會做)、治療前口內外照片、齒模、及數位口腔掃描,這些資料可以提供給醫師進行診斷、訂定治療計畫及做數位微笑設計。 顏面分析與唇齒分析 在做數位微笑設計之前,我們的醫師會依據前面收集的資料作顏面美學分析以及唇齒美學分析,以便知道如何可以將「完美笑容」結合醫療與美學,將完美的技藝呈現在您的臉上。 從2D到4D的微笑設計 做完分析後,接下來便是依據前面「完美笑容的要素」先從您的正面2D影像開始進入設計;先在平面影像上決定每顆牙齒大小、長寬比例和角度弧線在嘴唇框架的位置。如果您喜歡2D設計的樣子,醫師會再幫您進行細部的3D設計,包括整體的咬合設計等;在我們設計您的2D與3D計畫時,我們也會參照您的影片做4D,也就是您自然笑容時的動態嘴唇框架變化來考量我們的設計是否理想。 預覽您的設計 我們會創造一個數位的預覽圖,利用電腦模擬,讓您的牙齒在還沒做任何處理之前,就能預知未來牙齒做好的效果,和完美的笑容。 開始製作數位瓷牙貼片 和您討論完畢微笑曲線設計後,將設計圖定稿,接著就是進入製作貼片的程序;我們的貼片採從設計到製作均採用數位流程模結合顯微鏡下手工精雕的高擬真牙齒形態,美觀上可以說是極度自然。 瓷牙貼片 瓷牙貼片是目前所有牙科贗復物中最為美觀且微創的選項,除了作為美觀重建的首要選項,也可以使用在各種不同的狀況,例如根管治療後的牙齒重建。瓷牙貼片是一種 BPR 黏著式全瓷修復體,厚度最薄只有0.3-0.5mm ,這種修復技術的出現來自於近年牙科陶瓷材料科學的突破。 數位高仿真瓷牙貼片的流程 從數位計畫到臨床的精準執行 有了詳盡的計畫,最重要的還是精準的執行力!為了減少牙齒不必要的修磨,我們的醫師在備牙時會使用先進的數位備牙導板技術。傳統瓷牙貼片製作時,醫師採目視修磨缺乏精準度,往往造成牙齒被修磨過多;我們則採用先進的數位備牙導板技術,依照數位微笑設計計畫中貼片的厚度及位置,利用3D列印做出數位備牙導板讓醫師可以精準地執行您的貼片任務,將修磨量控制在最薄0.3-0.5mm。 臨時貼片Mock-up 模擬 高仿真瓷牙貼片的製作相當耗工且製作難度極高,為了減少修改的可能性,在裝上最終的貼片前我們還希望能夠讓您實際感受一下我們為您設計的貼片是否理想。因此在備牙後,我們也會利用3D列印做出一組數位微笑設計中的臨時貼片裝在您的牙齒上約二週時間,看您是否滿意,若有需要調整的地方,我們就可以趕緊將最終的貼片做出修改。 瓷貼片黏著 將厚度僅有0.3-0.5mm的貼片以特殊的複合樹脂黏著於牙齒表面上,能在傷害最小的狀況下達成最佳的美觀修復。陶瓷貼片最大的優點在於不會有復黃的困擾,能讓您的完美笑容永遠持久動人! 瓷牙貼片的應用範圍 基本上,許多傳統上需要做假牙的狀況現在幾乎都可以用瓷牙貼片或 BPR 黏著式全瓷修復體來解決,包括最常見的根管治療後的牙齒和巨大的齲齒窩洞。瓷牙貼片也是四環黴素牙齒和先天性牙齒發育問題,如小丁牙,最理想的修復選項。 為什麼瓷牙貼片是取代傳統假牙最理想的修復選項,主要的原因除了美觀度極高之外,便是傳統假牙有個最大的缺點是需要將牙齒磨掉70%以上的體積,而瓷牙貼片只需要修磨30%以下的體積。牙齒被修磨地越多,牙齒抽神經的機會就會越高,將來裂掉的機會也會越高。 現今先進的數位微笑設計,加入了顏面美學的概念,也能讓愛美人士透過矯正、美白、貼片、做牙冠等方式,來客製化屬於自己的微笑曲線,重拾自信的微笑!牙齒不止變美,連顏值也能不動刀就提升囉!亞洲人種的牙齒本來就偏黃,且隨著年紀增長,牙齒漸漸被磨平,顏色也會變得更黃,雖然這些都是自然的現象,但現代人愈來愈在意美觀的問題。傳統上對於這些美學問題多半只能靠做「假牙」來解決,然而做「假牙」缺點很多,假牙不僅很「假」,且需要將牙齒磨掉70%以上的體積,而修磨後的牙齒壽命也會減短。因此,瓷牙貼片的出現對現代牙科患者真是一個絕佳的福音! 延伸閱讀: 牙醫師,可以不要磨牙做牙套嗎? 數位全瓷貼面:先進的微創前牙修復選項 Dr.Emma告訴你為什麼戴牙套會讓臉變小變「好看」? #陶瓷貼片 #瓷牙貼片 #BPR #DSD數位微笑設計 #全瓷冠 #牙齒修復 #牙齒貼片 #牙齒美白 #美白貼片

爸媽注意!換牙年紀是矯正小下巴最佳黃金時機!
✋Hi,我是 DR. EMMA 蔡宜均醫師!身為爸爸媽媽們一定都注意到了:6 歲以後的寶貝脫離了幼兒階段,肉嘟嘟的小臉開始發展更立體的面部線條。其中,下巴與中臉部骨頭的生長幅度,都會直接導致日後恆牙生長的位置適當與否。 隨著人類飲食的逐漸工業化與精緻化,食物不再需要太多咀嚼,造成越來越多兒童的咀嚼肌因缺乏鍛鍊而弱化,直接導致齒顎與臉型在發育時缺乏生長所需要的刺激,使得中臉與下巴畸形發展,並造成各種的咬合不正與齒列擁擠凌亂。其他的間接因素,如空氣污染、鼻子過敏造成口呼吸;不良口腔習慣如吸吮拇指等,又再在加劇了齒顎與臉型發育上的問題。😱 好消息是,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就可以解決以上的各種問題!😍孩子的臉型與齒顎發育分成許多的階段,利用階段性的『成長型矯正』策略,在適當的時機介入,提供口腔肌群刺激與誘導便可以開啟孩子自身強大的生長潛能。🙌 標題 什麼時候是換牙的年紀? 什麼是小下巴?? 你的寶貝是否有小下巴? 開啟孩子強大生長潛力的矯正治療法:成長型矯正 隱適美x下顎前導裝置 實際案例 什麼是上顎快速擴張? 結論 什麼時候是換牙的年紀? 正常情況下,寶貝在幼年時期一共有 20 顆乳牙,繼乳牙掉完之後會再長出 32 顆恆牙(包含智齒)。所謂的換牙期,時間點落在 6 到 12 歲之間,此時寶貝的口腔中會同時存有乳牙與恆牙,並彼此相互影響,所以換牙期對於口腔與顎部骨頭的發展可謂關重要! 乳牙萌發順序(兒童健康手冊/國民健康署提供) 上顎 牙齒名稱 乳齒 恆齒 中門齒 7.5個月 7~8歲 側門齒 8個月 8~9歲 犬齒 16~20個月 11~12歲 小臼齒 10~11歲 第二小臼齒 10~12歲 大臼齒 12~16個月 6~7歲 第二大臼齒 20~30個月 12~13歲 智齒 17~21歲 下顎 牙齒名稱 乳齒 恆齒 中門齒 6.5個月 6~7歲 側門齒 7個月 7~8歲 犬齒 16~20個月 9~10歲 小臼齒 10~12歲 第二小臼齒 11~12歲 大臼齒 12~16個月 6~7歲 第二大臼齒 20~30個月 11~13歲 智齒 17~21歲 6 ~ 9 歲為混合齒列時期,此時約有 70% - 80% 孩童的牙齒,已可觀察出是否需要矯正介入。而 9 ~ 12 歲則是恆牙齒列時期,此時顎骨骨骼達到生長速率高峰,能夠最有效的利用「成長型矯正裝置」引導骨骼的生長。 什麼是小下巴?? 在醫學上,小下巴又稱為下巴後縮(retrognathia),正常發展的下巴會形成明顯且流暢的下頷線,但是小下巴卻顯得短而侷促,導致界線不清的下頷線彷彿和脖子連在一起。 下顎發育不足的小下巴患者,常會合併出現暴牙、嘴巴閉不起來、發音障礙、牙齒咬到嘴唇…等情況。小下巴若不處理,等到孩子成年後通常會造成終身的長期問題,包括嚴重的咬合不正(常見為深咬)與呼吸道狹窄,並導致顳顎關節、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問題。 你的寶貝是否有小下巴? 小下巴自我評量表 正面觀: 以髮際線、眉心、鼻頭和下巴為界,將臉部水平分為三部分,下巴部分比例偏小或正常。門牙看起來像暴牙。 側面觀: 參考下圖『下巴與咬合的分類』看看孩子最像哪一型? 常常嘴巴開開。 晚上睡覺打呼。 長期鼻子過敏,習慣使用嘴巴呼吸。 開啟孩子強大生長潛力的矯正治療法:成長型矯正 孩子最佳先接受成長型矯正,將牙齒的基底,牙弓調正至理想的大小,不僅把空間撐出來才有機會讓牙齒長得整齊,同時也將舌頭調整至正確的位置,讓臉型可以有較大的改善。 到了發育期,由於前一階段已將牙齒的位置都空出來,接下來只需要微調牙齒的角度,因為牙齒生長出來的方向是無法控制的,所以這階段的矯正會明顯地影響牙齒外觀及微笑曲線。 在青少年發育高峰期(adolescent growth spurt)的時候搭配成長型矯正,訓練舌部運動、呼吸方式…等習慣上的養成,調整肌肉的使用,可引導下顎骨的生長。 預約到場 了解更多